[发明专利]一种腹壁外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825.4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喻教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门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湘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2 | 代理人: | 罗若愚 |
地址: | 415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壁 外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壁外引流装置,包括能与皮肤粘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创口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内设有柔性透明的集液套,所述集液套与所述溢流孔连接的一端设有集液防水圈,所述集液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本发明操作使用方便,使用时,先将集液套的集液防水圈穿过溢流孔放置于底座内壁,再将底座贴于创口位置,使集液防水圈挡设于创口的外围,集液套和引流管捋顺放置,这样便可在引流管脱出后,能对溢液进行收集,并方便对溢液进行观察,通过集液防水圈挡设于创口的外围密封,有效防止溢液渗漏,避免创口暴露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壁外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引流管道脱出后,对于癌性、糖尿病等特殊患者拔管后原置管处长期不愈合,溢液,被、服常被污染;溢液浸蚀皮肤,创口暴露,不便护理,易感染;现有技术中为了将腹腔内的积液继续清除,需再次手术置管,这样会加大患者的痛苦,然而部分患者缺乏再次置管条件,这样需要医护人员多次的对溢液,这样频繁操作麻烦。另外,溢液无法集中收集,不便于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色、量,增加护理难度;对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焦虑、痛苦不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壁外引流装置,其具有在引流管脱出后,能对溢液进行收集,并方便对溢液进行观察,有效防止溢液渗漏,避免创口暴露感染,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腹壁外引流装置,包括能与皮肤粘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创口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内设有柔性透明的集液套,所述集液套与所述溢流孔连接的一端设有集液防水圈,所述集液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
优选的,所述集液防水圈、集液套、引流管均通过弹性塑胶材料制成,所述集液防水圈、集液套、引流管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开设有便于所述集液防水圈放置的放置槽,所述集液防水圈与放置槽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纱布层和能与皮肤粘附的粘贴层,所述纱布层与粘贴层之间设有与所述集液防水圈配合连接的支撑连接层,所述支撑连接层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纱布层与支撑连接层之间以及支撑连接层与粘贴层之间均粘贴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接层与集液防水圈、引流管均通过弹性塑胶材料制成,所述支撑连接层与集液防水圈、引流管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液防水圈内部开设有通腔,所述集液防水圈的内圈逼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通腔相通出药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液套上一体注塑成型有泄气软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液套上设有刻度线。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能与皮肤粘附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对应于创口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内设有柔性透明的集液套,所述集液套与所述溢流孔连接的一端设有集液防水圈,所述集液套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流管,本发明操作使用方便,使用时,先将集液套的集液防水圈穿过溢流孔放置于底座内壁,再将底座贴于创口位置,使集液防水圈挡设于创口的外围,集液套和引流管捋顺放置,这样便可在引流管脱出后,能对溢液进行收集,并方便对溢液进行观察,通过集液防水圈挡设于创口的外围密封,有效防止溢液渗漏,避免创口暴露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集液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溢流孔,3、集液套,4、集液防水圈,5、引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门县人民医院,未经石门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U形钢板耗能支撑
- 下一篇:自动售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