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密油藏井底流压调控方案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3139.9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冯其红;姜喆;徐世乾;苏玉亮;王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00;G06Q50/02;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达;刘飞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油藏 井底 调控 方案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致密油藏井底流压调控方案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井所在致密油藏的地质参数、岩石与流体参数和多级压裂水平井资料;
根据所述致密油藏的地质参数、所述致密油藏的岩石与流体参数和所述多级压裂水平井资料,建立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其中,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用于模拟地下油水流动,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用于确定某时刻油水分布,以预测油藏生产动态,所述油藏生产动态包括产油量;
利用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
基于多级劈分策略利用优化算法对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其中,所述求解结果包括:各个劈分级数下的最高累积产油量和各劈分级数下的各个调控步对应的最优井底流压数值;
根据所述求解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井的井底流压调控方案;
其中,基于多级劈分策略利用优化算法对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包括:获取当前劈分级数,并根据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确定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总调控步数;获取在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上一级劈分级数的各个调控步下的最优井底流压数值;将在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上一级劈分级数的各个调控步下的最优井底流压数值分别作为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各个调控步下的初始井底流压数值;根据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总调控步数,确定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基于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各个调控步下的初始井底流压数值,利用所述优化算法对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最高累积产油量和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各个调控步下的最优井底流压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致密油藏的地质参数、所述致密油藏的岩石与流体参数和所述多级压裂水平井资料,建立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致密油藏的地质参数,利用地质建模算法建立致密油藏的精细地质模型;
将所述致密油藏的精细地质模型导入致密油藏数值模拟器中;
根据所述致密油藏的岩石与流体参数设置所述致密油藏数值模拟器中的参数值;
在所述致密油藏数值模拟器中输入所述多级压裂水平井资料,建立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建立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包括:
设定目标优化函数,其中,所述目标优化函数用于使预设时间段内的累积产油量最高,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累积产油量是利用所述目标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预测得到的;
将所述目标井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个时刻的井底流压数值作为优化变量;
将所述目标井井底流压数值允许达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作为约束条件;
将所述目标优化函数、所述优化变量和所述约束条件作为所述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油藏岩石与流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原油组分、流体的高压物性数据、流体黏度、储层原始压力、泡点压力、初始含水饱和度、相渗曲线、基质非线性渗流参数和基质应力敏感系数;所述多级压裂水平井资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水平井井身轨迹数据、压裂级数、压裂缝半长、压裂缝宽度、压裂缝高度、压裂缝渗透率、压裂缝导流能力随有效应力的变化曲线和次生裂缝导流能力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最高累积产油量和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各个调控步下的最优井底流压数值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最高累积产油量与所述当前劈分级数的上一级劈分级数下的最高累积产油量之间的差值和所述当前劈分级数下的最高累积产油量的比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在确定所述比值在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结束对所述井底流压优化数学模型的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1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