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检测用自动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3658.5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瑞卿;宗一;王磊;张迎春;杨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检测 自动 收线 装置 | ||
一种涉及线缆收纳技术领域的电网检测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底座、动力箱、绕线轮和往复布线机构;所述底座顶部面一端设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与底座顶部面另一端对应的一侧水平并列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自由锥头以及通过动力箱内电机驱动的驱动锥头;所述底座顶部面远离动力箱的一端设有两个分别与自由锥头和驱动锥头相对应的支柱,两个支柱的顶部均设有伸缩装置,且两个伸缩装置的轴线分别与相应的自由锥头的轴线以及驱动锥头的轴线对应重合,所述伸缩装置对应动力箱的一端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顶头;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收线装置操作复杂,无法更换绕线轮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网检测用自动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电网检测时,电力工作人员需要使用长距离的备用线缆,以便于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长距离的线缆若随意缠绕很容易打结,不利于再次使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会采用绕线轮收纳线缆,电力工作人员需要将线缆整齐缠绕在绕线轮的缠线区间内,这无疑增大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种收线装置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大多数收线装置无法更换绕线轮,单机单用,使用极其不便,且仅具备收线功能,放线操作时绕线轮的阻力较大,不利于快速放线的操作;因此发明一种既能收线又能自由放线,且能快速更换绕线轮的收线装置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检测用自动收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检测用自动收线装置,包含底座、动力箱、绕线轮和往复布线机构;所述底座顶部面一端设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与底座顶部面另一端对应的一侧水平并列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自由锥头以及通过动力箱内电机驱动的驱动锥头;所述底座顶部面远离动力箱的一端设有两个分别与自由锥头和驱动锥头相对应的支柱,两个支柱的顶部均设有伸缩装置,且两个伸缩装置的轴线分别与相应的自由锥头的轴线以及驱动锥头的轴线对应重合,所述伸缩装置对应动力箱的一端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顶头;所述自由锥头以及驱动锥头与相应的顶头之间均卡放有带有中心孔的绕线轮,两个绕线轮的轴线分别与相应的自由锥头的轴线以及驱动锥头的轴线对应重合,且绕线轮的中心孔孔径小于自由锥头、驱动锥头以及顶头的最大径;
所述自由锥头以及驱动锥头之间的上方设有往复布线机构,所述往复布线机构包含往复轴、滑轨、滑块、导向钩和立柱,所述往复轴的一端活动贯穿动力箱侧壁与动力箱内的电机对应传动连接,往复轴的另一端与立柱的一端对应转动连接,立柱的另一端与底座顶部对应紧固连接,所述往复轴的轴线与绕线轮的轴线对应平行,且往复轴的往复区间与绕线轮的缠线区间对应一致,往复轴的一侧设有轴线与往复轴轴线对应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与动力箱侧壁对应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立柱对应紧固连接,滑轨轨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往复轴对应传动连接,滑块远离滑轨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铺设线缆的导向钩。
优选的,所述滑块对应导向钩的下方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含导辊、导套和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对应铰接,铰接轴的一端与滑块对应紧固连接,两个连杆的一端通过弹簧对应弹性连接,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导辊的一端对应连接,且导辊的轴线与连杆的轴线对应垂直,所述导辊辊身转动连接有导套。
优选的,所述导套套身设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为与支柱对应丝接的丝杠,且丝杠的两端均伸出支柱。
优选的,所述丝杠远离顶头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丝杠的摇柄。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杠或气缸。
优选的,所述线轮的挡边设有用于穿线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动力箱的顶部设有便于搬用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动力箱内设有用于为动力箱内电机提供电能的应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