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3816.7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溪;孟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21/04 |
代理公司: | 53210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2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中药组合物 益气健脾 杜仲 肌无力 补肾 大芸 萆薢 中药技术领域 补肾健脾 强筋健骨 黄芪 炙甘草 菟丝子 白术 党参 甘草 脾肾 虚证 调和 治疗 重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党参25~35重量份,黄芪25~35重量份,白术10~20重量份,炙甘草3~8重量份,杜仲10~20重量份,萆薢10~20重量份,菟丝子10~20重量份,大芸10~20重量份。本发明重用参芪、杜仲、大芸益气健脾补肾填精为君,术、菟补肾健脾为臣,萆薢分清以化精化气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凑益气健脾、填精补肾、强筋健骨之功效;对治疗肌无力脾肾两虚证有显著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肌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所致之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受累的骨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部分恢复。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以10~35岁最多见,亦有中年以上发病者,男女性别比约1:2。肌无力起病急缓不一,多隐袭,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异常,易于疲劳,往往晨起时肌力较好,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睑肌最易受累及,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出出复视,最后眼球可固定,眼内肌一般不受累。此外延髓支配肌、颈肌、肩胛带肌、躯干肌及上下肢诸肌均可累及,讲话过久,声音逐渐低沉,构音不清而带鼻音,由于下颌、软鄂及吞咽肌、肋间肌等无力,则可影响咀嚼及吞咽功能甚至呼吸困难。肌无力是一种病程长且难治的疾病,它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肌无力患者临床上会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还会引起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表现,延髓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力、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等。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因有所侧重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据中医五轮学说的观点,眼睑部位属于脾;根据脏腑学说的观点,脾主四肢和肌肉,因此对肌无力的各种临床证候,大多运用中医脾胃学说作为指导,同时根据五脏六腑的关系,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此该病又与肺和肾有密切关系。肌无力的病因特点是肺脾肾虚;致气虚下陷,脾虚失运,肾虚失固,筋脉肌肉失养,脏腑功能失调,而肌肉痿软无力;同时,由于肺脾肾虚,卫外失固,湿浊内生而致外感风邪,内伤痰湿,内外合攻,加重病情,故治疗时当注重邪(外邪、湿痰)、正(肺脾肾),权衡标本。在治疗上首先祛邪扶正。肌无力的治疗主要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西医对肌无力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大林明、酶抑宁或称美斯的明,服用这些药物存在很严重的副反应,例如有瞳孔缩小、多口水、出汗、腹痛、腹泻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党参25~35重量份,黄芪25~35重量份,白术10~20重量份,炙甘草3~8重量份,杜仲10~20重量份,萆薢10~20重量份,菟丝子10~20重量份,大芸10~20重量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党参30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白术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杜仲15重量份,萆薢15重量份,菟丝子15重量份,大芸15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取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杜仲、萆薢、菟丝子、大芸先加原料10倍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煎煮15分钟;取滤液服用。
党参:性甘,平,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炙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多种化甘草学成分,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和止痛作用;因此炙甘草的主要功效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中医医院,未经云南省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高血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药物组合物、栓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