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回用于生产造纸干强剂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4077.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寅;庄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酰胺 生产 废水 用于 造纸 干强剂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回用于生产造纸干强剂的系统,包括污水箱、过滤部、回用水箱,所述污水箱、过滤部、回用水箱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混凝部、沉淀池、清水罐、砂滤罐,所述混凝部、沉淀池、清水罐、砂滤罐依次相连。通过将丙烯酰胺生产废水经氧化脱色、絮凝沉淀、过滤后,污水色度能降低到3度以下,分离除去蛋白质等不溶性固形物,回用于干强剂生产用水;既解决了干强剂用水问题,又解决了污水处理成本,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回用水作为干强剂生产用水,因为水中含有部分丙烯酰胺和离子,所以合成后的干强剂性能比纯水做的干强剂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回用于生产造纸干强剂的系统。
背景技术
干强剂是造纸工业中增加纸张强度的一类重要化学品,干强剂通常用于补偿添加填料或低等级的纤维(如再生纤维)所引起的纸强度的下降。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干强剂是由丙烯酰胺和多种小料聚合反应而成。
而生物法丙烯酰胺的生产废水主要成份有丙烯酰胺、部分阴阳离子、色素、蛋白质和固体杂质组成,这些废水的常规做法是经废水生化处理后排放,而处理这些废水需要大量的经济成本,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生产丙烯酰胺而产生的废水回收,并除去丙烯酰胺废水中的色素和蛋白质等固体杂质,使其能够作为干强剂的合成成份,可以作为回用于干强剂生产的工艺用水的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回用于生产造纸干强剂的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回用于生产造纸干强剂的系统,包括污水箱、过滤部、回用水箱,所述污水箱、过滤部、回用水箱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混凝部、沉淀池、清水罐、砂滤罐,所述混凝部、沉淀池、清水罐、砂滤罐依次相连。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一种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回用于生产造纸干强剂的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丙烯酰胺生产废水经氧化脱色、絮凝沉淀、过滤后,污水色度能降低到3度以下,分离除去蛋白质等不溶性固形物,回用于干强剂生产用水;既解决了干强剂用水问题,又解决了污水处理成本,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回用水作为干强剂生产用水,因为水中含有部分丙烯酰胺和离子,所以合成后的干强剂性能比纯水做的干强剂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部包括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第三混凝池,所述第一混凝池中设有酸碱罐、脱色剂罐,所述第二混凝池中设有PAC罐,所述第三混凝池中设有PAM罐,所述第一混凝池、第二混凝池、第三混凝池依次相连。第一混凝池用于对丙烯酰胺生产废水进行酸碱度进行调节,并用脱色剂进行氧化脱色;第二混凝池用于将丙烯酰胺生产废水进行PAC混凝;第三混凝池用于将丙烯酰胺生产废水进行PAM絮凝。
作为优选,所述酸碱罐连接有第一计量泵,所述脱色剂罐连接有第二计量泵,所述PAC罐连接有第三计量泵,所述PAM罐连接有第四计量泵。第一计量泵用于对酸碱罐中溶液的用量进行控制,使丙烯酰胺生产废水能够很好地将PH调节至6.5-8.5;第二计量泵用于对脱色剂罐中的溶液用量进行控制,将废水色度降低到3度以下;第三计量泵用于对PAC罐中的溶液用量进行控制,保证废水的混凝效果;第四计量泵用于对PAM罐中溶液的用量进行控制,保证废水的絮凝效果;计量泵以保证各类溶液用量准确,使丙烯酰胺生产废水得到很好地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清水罐相连。沉淀池中的废水经过沉淀,清液在沉淀池上层,可以通过第一出口流到清水罐。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有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连接有压滤机,所述压滤机连接有污水沟、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三泵与所述清水罐相连接。沉淀池中的废水经过沉淀,浓液沉至沉淀池底部,经过第二泵的作用,送到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清液收集至清水池,剩余的废液排至污水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0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翻斗下沉式垃圾压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