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构件的增塑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4552.7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夏祥生;陈强;舒大禹;黄树海;林军;康凤;王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F1/06 | 分类号: | C22F1/06;C22F1/02;C22C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廖明亮;高彬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构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构件的增塑工艺,步骤包括:热处理过程中,在镁合金构件的组织内引入孪晶缺陷,并对镁合金构件进行时效处理。采用对镁合金构件进行冷压的方式引入孪晶缺陷,冷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10~30℃,冷压后的总变形量控制为3~9%。本发明通过在镁合金构件的组织内引入孪晶缺陷,并对镁合金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使得镁合金构件的强度和塑性得到同步提高,解决了传统热处理工艺强度增加但塑性下降的难题;经本发明处理后的镁合金构件抗拉强度可达411‑512MPa,断后伸长率可达14‑17%,表面粗糙度等级可达IT8‑IT10级,为镁合金构件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此外,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施,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热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构件的增塑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成熟的镁合金主要有Mg-Al、Mg-Zn和Mg-Re等系列,其中,Mg-Al和Mg-Zn系是最具潜力的镁合金系列,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汽车、航空航天和兵器等领域。Mg-Al系合金易于铸造、易于加工、高强度、高耐蚀性和低成本等优点,是目前牌号最多、应用最广的镁合金系列,且其通过固溶、时效强化能够获得较优异的室温机械性能。
镁合金构件大都是在镁合金型材的基础上深加工(如热压工艺)而得,通常情况下,镁合金型材的断后伸长率较小,例如文献CN109457157A公开的镁合金型材断后伸长率最大为8.7%,而镁合金型材加工成镁合金构件后的断后伸长率通常会进一步减小。另外,镁合金构件经热处理后,虽然会使得合金强度大幅上升,但其韧性/塑性也会大幅降低,这必然影响镁合金构件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同时提高镁合金强度和塑性的热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构件的增塑工艺。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合金构件的增塑工艺,步骤包括:热处理过程中,在镁合金构件的组织内引入孪晶缺陷,并对镁合金构件进行时效处理。
作为优选,采用对镁合金构件进行冷压的方式引入孪晶缺陷。
作为优选,采用“将镁合金构件置于恒定尺寸的常温模具内进行冷压”的方式引入孪晶缺陷。
作为优选,冷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10~30℃,镁合金构件的总变形量控制为3~9%。
作为优选,当所述镁合金构件为Mg~Al系合金时,所述增塑工艺步骤包括:首先将镁合金构件置于400~420℃的氛围中保温1~2h,然后将其置于100~130℃的氛围中保温3~8h,再将其置于温度为15~25℃的模具中冷压使镁合金构件的组织内引入孪晶缺陷,冷压后的总变形量控制为4~7%,再将冷压完成后的镁合金构件置于170~200℃的氛围中保温10~16h,最后进行强风冷却。
作为优选,当所述镁合金构件为Mg~Re~Zr/Mn合金时,所述增塑工艺步骤包括:首先将镁合金构件置于490~510℃的氛围中保温1~2h,然后将其置于温度为15~25℃的模具中冷压使镁合金构件的组织内引入孪晶缺陷,冷压后的总变形量控制为5~6%,再对冷压完成后的构件依次进行两级时效处理,一级时效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100~130℃、时间控制为12~30h,二级时效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为190~230℃、时间控制为18~30h,时效完成后进行强风冷却。
作为优选,当所述镁合金构件为Mg~Zn系合金时,在引入孪晶缺陷前和/或引入孪晶缺陷后对镁合金构件进行两级时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