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橙种植的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060.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韦忠恒;韦鹏;潘选锋;杨琼;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全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丰卫 |
地址: | 561205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橙种植的施肥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血橙移栽前施基肥:移栽血橙前,在种植坑中施入基底肥,并向基底肥喷洒粪水,浇透后覆土压实,密封3‑6个月;(2)移栽后追肥。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细化施肥流程,满足血橙生长的肥力需要,提高血橙种植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橙种植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血橙种植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血橙(学名:Citrus sinensis'blood orange')是芸香科柑橘属下甜橙的一个栽培品种植物。乔木,枝少刺或近于无刺。叶通常比柚叶略小,翼叶狭长,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很少披针形,花白色,很少背面带淡紫红色,总状花序有花少数,果圆球形,扁圆形或椭圆形,橙红色,果皮难或稍易剥离,中果皮的颜色血红或暗紫红色,但未成熟的果则不着色,果心实或半充实,果肉成熟时橙红或紫红色,味甜或稍偏酸。血橙主产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各国。中国各地有大量栽培。在中国的主产区为四川和江西。血橙喜温暖,喜光,较喜湿,但不耐水涝。
由于血橙种植过程中水肥非常重要,水肥管理不当,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对血橙的产量也会有影响;传统的施肥方法,在种植穴内铺设一定量的底肥,施肥过程大量施用化肥和复合肥为主,前期能够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长期施入化肥容易导致土壤板结,影响血橙生长和结果,造成血橙果产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细化施肥流程,满足血橙生长的肥力需要,提高血橙种植产量的血橙种植的施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橙种植的施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血橙移栽前施基肥:移栽血橙前,在种植坑中施入基底肥,并向基底肥喷洒粪水,浇透后覆盖表层土压实,密封发酵一个月以上;
(2)移栽后追肥:
a、待幼苗成活后,每隔10-15天浇一次营养肥液,连续浇1-3次,每株每次浇营养肥液200-500ml;
b、移栽后第一年内施肥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为主,每年施肥三次,春季、秋季和冬季各施肥一次;施肥方式为:以血橙植株为圆心,半径10-20cm开施肥沟,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照1:2的质量比施入施肥沟中,每株每次施肥 200-300克,施肥后用表层土覆盖,盖土后洒水浇透;
c、第2年,施肥3次,以尿素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其中尿素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质量比为1:1,每株每次施肥300-1000克;
d、第3年施肥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有机肥的质量比例按照4:1、3:2、2: 2、1:4依次施入,此后保持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有机肥按照1:4的比例施肥;每年施肥4次,施肥量根据植株情况施入,每株每次不低于2kg,施入有机肥后用改良营养土覆盖;于每年采果后和开花前施肥;
e、花期喷洒叶面肥2次,10-15天一次,以磷酸二氢钾为主,血橙果实膨大初期和中期,高温干旱期每天傍晚喷灌浇水;在血橙果实膨大后期,喷施叶面肥一次以上,以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钙为主。
优选地,所述营养费液包括以下原料的组分:复合氨基酸60-80克、磷酸二氢钾300-500克、硼砂6-10毫克;其制备方式为,取稀粪水稀释10倍后,向粪水中加入复合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砂,搅拌均匀,使各个组分充分溶解即可。
优选地,所述基底肥由以下原料重量份组成:羊粪30-45份、鸡粪20-35 份、菜籽饼15-25份、草木灰5-10份、腐殖酸2-5份、花生秸秆15-20份、氮磷钾肥6-10份、水葫芦15-20份、海藻精5-10份、壳聚糖3-6份、EM菌1-2 份;制备方法为:将水葫芦和大豆秸秆干燥后粉碎,然后将水葫芦粉、花生秸秆粉与其余组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发酵池内成堆发酵30-45天,前10天每个3-4天翻堆依次,后20天每7天发酵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全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全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