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机油自动放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155.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元;黄冲;吴金柱;赵金朋;陈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4 | 分类号: | F01M11/04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油管 电磁阀 密封导杆 出油孔 油底壳 通电 发动机机油 安全性能 放油装置 水平设置 向上延伸 不连通 放油孔 输出端 外部 弹簧 底面 吸附 | ||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机油自动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油底壳底部的放油管道,所述放油管道水平设置;放油管道的一端向上延伸与油底壳底部的放油孔相对接;放油管道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设置有电磁阀;放油管道的中部底面设置有向下开的出油孔;放油管道内设置有密封导杆;密封导杆的一端通过弹簧与电磁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磁阀未通电时,密封导杆位于出油孔上方,放油管道与外部不连通;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吸附密封导杆,密封导杆位于出油孔和电磁阀之间,放油管道与外部相连通。本发明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自动放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通过油底壳放油螺栓的松紧,进行放油和停止放油。实际操作中往往通过人力去完成上述操作,手动去拧紧和松开放油螺栓,增加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操作过程的不确定,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自动放油装置,有效节省人力并提高安全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机油自动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油底壳底部的放油管道,所述放油管道水平设置;放油管道的一端向上延伸与油底壳底部的放油孔相对接;放油管道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设置有电磁阀;放油管道的中部底面设置有向下开的出油孔;放油管道内设置有密封导杆;密封导杆的一端通过弹簧与电磁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磁阀未通电时,密封导杆位于出油孔上方,放油管道与外部不连通;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吸附密封导杆,密封导杆位于出油孔和电磁阀之间,放油管道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出油孔的边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出油管道。
所述电磁阀与放油管道同轴设置,且电磁阀的输出端设置于放油管道内。
所述密封导杆的两端边缘与放油管道紧密贴合。
所述密封导杆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密封片,两个密封片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两个密封片为圆形,其边缘与放油管道的内壁紧密贴合。
所述密封片与放油管道同轴设置。
所述连杆设置于两个密封片圆心的连线处。
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出油孔的直径。
所述电磁阀通电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电磁阀断电时,弹簧处于放松状态。
所述电磁阀断电时,连杆位于出油孔的正上方,两个密封片分别位于出油孔上方的两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有效实现去手动化操作,实现电气自动化,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能。通过电磁阀吸附密封导杆,实现放油通道与外部的相连通。电磁阀断电后,弹簧使密封导杆快速复位,相较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本发明的整个流程迅速,有效提高效率。同时,密封导杆能有效保证放油通道的密闭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电磁阀采用外部电气控制,避免了螺丝自然松动等不可控的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油底壳,2-放油孔,3-放油管道,4-出油孔,5-出油管道,6-电磁阀,7-弹簧,8-密封导杆,9-连杆,10-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油装置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机油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