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农法栽培自然农法茶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336.4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裕;蒋俊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俊钦;何卫裕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0;A01B79/02;A01G13/00;A01D9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栽培 茶叶 方法 | ||
1.一种自然农法栽培自然农法茶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恢复还原土壤的原始生态状态,让土壤中生存更多的微生物种群数
a、第一年:在受到污染的土壤中播种多样性的作物和杂草,使土壤中植物品种显现多样性;在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中,让各种作物和杂草自然生存、繁殖、枯死至腐烂,在土壤中转化成多元化的有机质品种;
以后随着节气变化,让土壤中的植物作自然交替生存,产生更多的有机质,使得土壤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群数得以恢复、显现多元化,并作周期性地繁殖或休眠;
土壤用水,使用雨水或无污染的原水灌溉或浇灌,降低土壤中以前曾经使用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工业产品残留含量,让土壤恢复还原到未使用工业品之前的原生态状态;
b、第二年:在土壤中继续对生命力较弱的作物和杂草补播种,保持土壤中植物种类多样性,还原或呈现原自然生态状态,也就是还原或呈现植物生态链或称植物植物生态种群,为土壤提供尽可多的多样性有机质品种,让与其相适应的微生物种群数得到生存繁殖的环境,使得植物根部在土壤中生长处于在多元化的各种微生物种群中,获得更多种酶和生长刺激素,取得各种营养成分,最终使各种植物在原生态环境中生长还原于原生态状态,在自然生长中产生出更多的多元抗体和多元营养体;
土壤植物管理:土壤中用水,使用雨水或无污染的原水灌溉或浇灌,继续降低土壤中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工业品残留含量,让土壤进一步地恢复到未用工业品之前的原生态状态;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茶园地中瓢虫、蜘蛛、捕食螨和寄生蜂等 有益生物,使其对付病虫害;
对于吸引病虫害和易产卵繁殖的作物和杂草作除根处理;
对于长势超高度和粗壮的作物和杂草作留矮除高处理;
对于超长生长周期的作物和杂草作除根处理;
第二步骤、种植自然农法农茶树
a、土壤种植条件:土壤中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等工业品残留物已消除,植物种群已显现多样性生长,土壤已还原或呈现原自然生态状态;
b、茶树选种选择:可移植自然农法种植出来的茶树种和也可选择本地的茶树种;
c、种植
(1)深耕 40-60cm,将作物和杂草翻耕入土,挖掘出的表土入底,深层土铺表面;
(2)选择经检验合格的无病虫害、适宜在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茶树苗,带土移栽,栽种深度为20-30cm,覆土压紧,浇水,在根基部铺上稻草覆盖;
(3)茶树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使二茶树间距留有空隙种植作物和杂草;
(4)栽培过程中,浇水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无积水为准;
(5)病虫害防治:对于茶园中吸引病虫害和易产卵繁殖的作物和杂草作除根处理;对于茶园地中瓢虫、蜘蛛、捕食螨和寄生蜂等有益生物,采取保护措施和利用其对付病虫害;
(6)茶树修剪: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
(7)在9-10月份,对茶树间的部分土壤片区作浅耕 10-20cm,将已收获果实的绿色作物和杂草翻耕入土,挖出的表土入底,深层土铺表面;对其余土壤片区中作物和杂草保持原生长,下年度再作轮换翻耕处理;
(8)作物和杂草处理:对于长势超高度和粗壮的作物和杂草作留矮除高处理;对于超一年生长周期的作物和杂草作除根处理;
(9)对茶园土壤中生长的作物,只收取其果实,对其秸秆作还田处理;
(10)茶叶采摘:采摘时采取拇指和食指捏住茶芽一撇一提,将其折断 ;采摘的茶叶按照不同类型分开装,入清洁,又通风性良好的容器中;
第三步骤、年复一年按步骤(4)-(10)操作:
a、在茶园中,同一土壤中,年复一年,在不让土壤种植环境遭受工业化化工品影响或破坏状态下,土壤中长期自然交替生长着短周期内的作物和杂草,使土壤更加接近原始生态状态,让土壤积累大量多样性的有机质,生存着更多品种的多元化微生物种群,并与时间节气变化一样作周期性地繁殖或休眠;
b、茶叶收获:年复一年,使得茶树在多元化微生物种群的原生态土壤中年年进化,变得强壮而更有生命力,最终使其成为各种营养成分和含量也越来越平衡,而且还更加量产的自然农法茶叶;
c、土壤中的高枝作物和杂草,年复一年,在修理中得以退化;吸引病虫害和易产卵繁殖植物,年复一年,在除根中逐年减少;地中瓢虫、蜘蛛、捕食螨和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年复一年,也会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俊钦;何卫裕,未经蒋俊钦;何卫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3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