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真空吸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580.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8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F16B4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真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真空吸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和吸附板,连接板与吸附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连接板靠近吸附板的一面上开设有负压腔,密封圈围设于负压腔的外侧,负压腔内开设有通道,通道与负压机的负压管相连通;吸附板上与负压腔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吸附区,吸附区开设有真空孔,真空孔与负压腔相连通。本发明的组合式真空吸板,通用性强,当被吸附产品的加工工艺,或者被吸附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变更不大时,只需要更换吸附板即可,能够缩减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另外,通过将真空吸板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和吸附板,能够方便真空吸板内部真空管路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真空吸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真空吸板为一体式结构,真空吸板上开设有真空吸附孔,内部开设有真空管路,真空吸附孔通过真空管路与负压机相连通。由于传统的真空吸板为一体式结构,真空吸附孔及内部的真空管路已经确定,不可变更,通用性差,如果需要调整吸附位置,需要更换整块真空吸板,成本较高,并且耽误时间。在产品的研发或开发阶段,产品设计经常会有小规模的变更,导致真空吸板变更频繁,增加研发成本,并且延长研发周期。
另外,由于传统的真空吸板为一体式结构,真空吸板上的真空吸附孔及其内部真空管路加工完成后,在真空吸附孔及真空管路内部会存在加工油污残留风险,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做真空管路清洁,并且很难判断内部油污是否已经被彻底清洁干净,如果清洁不彻底,在真空吸板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内部的油污有可能外露进而污染工件表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真空吸板的通用性差以及内部真空管路难以清洁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真空吸板。
本发明的组合式真空吸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和吸附板,所述连接板与吸附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连接板靠近吸附板的一面上开设有负压腔,所述密封圈围设于所述负压腔的外侧,所述负压腔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与负压机的负压管相连通;所述吸附板上与所述负压腔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吸附区,所述吸附区开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与所述负压腔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腔内设置有分隔圈,所述分隔圈由密封材料制成,用于将所述负压腔分隔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均设置有与负压机的负压管相连通的通道。根据实际产品的尺寸,负压机可同时分别调整不同区域的负压(可为零),以获得较佳吸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圈的相对两端对称,均在负压腔的边角处向负压腔的内部凹陷形成台阶,所述分隔圈将所述负压腔分隔为边角区和中央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孔包括第一真空孔和第二真空孔,所述第一真空孔分布在吸附板上与连接板边角区相对应的区域,第二真空孔分布在吸附板上与连接板中央区相对应的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真空孔与第二真空孔的尺寸和/或分布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真空孔相对于第二真空孔小而密地集中分布在所述吸附区的四个角处,所述第二真空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吸附区的中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连接板能够匹配一个以上所述吸附板;不同的吸附板的材料不同;或者,不同吸附板上的真空孔的尺寸和/或分布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吸附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和吸附板之间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组件,用于辅助锁紧所述连接板和吸附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通孔和连接盲孔,所述连接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盲孔设置在所述吸附板靠近连接板的一面上,螺纹紧固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和连接盲孔辅助锁紧所述连接板和吸附板。
本发明的组合式真空吸板,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