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651.7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赖信华;王会锋;高峰;张松山;孙鹤翔;董远昭;张俊超;李朋霏;程海宁;温晓磊;张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电池 评价 循环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材料 方法 | ||
1.一种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拆解锂离子全电池,取出电池电极极片;
S2、擦拭掉步骤S1得到的极片的一面,真空烘烤;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极片进行冲片,并组装成扣式电池;
S4、将步骤S3得到的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S5、根据步骤S4的电性能测试评价电极材料的容量发挥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为进行充放电测试后的电池,取出的电池极片包栝正负极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锂离子电池正极为三元材料,负极为硅氧、硅碳和石墨材料的任何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正极极片用N-甲基吡咯烷酮擦拭,负极用去离子水擦拭极片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烘烤温度为20-115℃,真空度为40-1000Pa,时间为3-36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冲片的圆片直径为Φ5-50mm,电池壳型号为24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电化学性能是指充放电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扣式电池评价循环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性能测试中正极极片组装成的扣式电池所用的充放电倍率为0.1-1C,充放电截止电压分别为2.75V和4.3V,负极极片组装成的扣式电池所用的充放电倍率为0.03C,充放电截止电压分别为1.5V和0.0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银隆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6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