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机无冲击并网的线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5861.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军;赵国君;叶书德;王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8 | 分类号: | G01R2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冲击 并网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无冲击并网的线序检测方法,包括:待并网发电机与系统的一次核相;待并网发电机与同期电压回路的一、二次同步核相;同期过程测试与分析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发电机无冲击并网的线序检测方法,利用双踪示波器两个端口同步显示、存储的功能,使核相更直观、数据更精确且便于存档保存。同时,避免了传统一、二次同步核相靠对讲机联系,核相精度不可能把握,从而存在核相误判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无冲击并网的线序检测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检测调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电机一次侧电压和二次侧电压的相序同时正确,是发电机安全并网的首要条件。因此,新发电机(或发变组)投运前、发电机(或发变组)相关的一次或二次设备改造后及自动准同期装置更换改造后,都会涉及到发电机启动后电压回路核相的问题。核相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同一系统下发电机带空母线零起升压二次侧核相,但该方法受一次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的限制往往不能实施,即便可以,也需进行大量的倒闸操作,存在倒闸操作失误及单母线运行失电的风险。第二种是不同系统下一次侧、二次侧同时核相,但该方法受现场环境空间的限制或一次电压大于35KV而无法进行,即使可行,也有因人员接触一次电压而存在触电的风险,另外,核相时需通过对讲机来确认一次核相仪与二次同步表是否同步转动到高点和低点,由于对讲机联系做不到同步,核相精度不可能把握,从而存在核相误判的可能。
发电机一次侧电压和二次侧电压核相正确后,还不能就此保证发电机无冲击并网,严重的还会发生非同期并网事故,造成系统与待并网发电机在并列瞬间产生非常大的电流冲击,容易损毁发电机及断路器等设备并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要实现发电机无冲击并网需满足三个条件,即系统侧电压与发电机侧电压的压差、频差在允许范围内且相角差为0。所以,为确保自动准同期装置整定值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同期合闸的精确性,实现发电机同期合闸时冲击电流最小,还必须进行假同期试验。国内一般由专用多通道录波装置完成同期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存在检测接线复杂、性价比低。另外,利用同期过程中各回路电流波形出现有先后的关系,以及电流量在电流钳中可以叠加的原理,实现一种双踪示波器测多于两个电量的方法,通过录制存储的波形可以精确获得同期装置中需要的一个重要整定值“开关合闸时间”,通过录制的波形可以判断发电机并网开关是否在相角差为0的时刻合闸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调整一次系统运行方式,通过使双踪示波器进行一、二次核相的一种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电机无冲击并网的线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示波器输入端口A的探针A端接发电机U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探针B端接系统侧U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将示波器输入端口B的探针C端接发电机V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探针D端接系统侧V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查看示波器显示的两个波形是否相同,录取保存波形图;
(2)将示波器输入端口A的探针A端接发电机U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探针B端接系统侧U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将示波器输入端口B的探针C端接发电机W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探针D端接系统侧W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查看示波器显示的两个波形是否相同,录取保存波形图;
(3)将示波器输入端口A的探针A端接发电机V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探针B端接系统侧V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将示波器输入端口B的探针C端接发电机W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探针D端接系统侧W相电压传感器的输出,查看示波器显示的两个波形是否相同,录取保存波形图;
(4)若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示波器显示的两个波形不一致且相差120°,则说明发电机的出口母线电压相序不对,即一次接线有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8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