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筒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6674.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刘芳;李文强;张玉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电器绝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C70/32;B29C70/5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鹿秀森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钢筒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预先铺敷涤纶布,依次进行编制缠绕与环向缠绕;组装真空浸胶系统;真空浸胶;固化脱模;脱模后的毛坯加工为成品,本发明解决玻璃钢筒内部微气泡及白斑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消除设备带电运行中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用于电力系统中空心复合绝缘子用玻璃钢筒的制作,尤其是一种玻璃钢筒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空心复合绝缘子用玻璃钢筒普遍采用玻璃纤维浸润环氧树脂后湿法缠绕的方式生产,由于缠绕过程未做真空处理,固化完毕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微小气泡及局部白斑,成品率低且存在质量隐患,研发生产更高质量的玻璃钢筒,提高产品质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发新的生产工艺,解决玻璃钢筒内部微气泡及白斑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消除设备带电运行中隐患的一种玻璃钢筒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筒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先铺敷涤纶布,依次进行编制缠绕与环向缠绕;保证环氧树脂不会被挤压出来,造成内层缺胶的现象。
S2:组装真空浸胶系统;所述真空浸胶系统能够对密封空间抽真空。
S3:真空浸胶;真空浸胶加快了浸胶速度和提高了浸胶的均匀性,不仅工艺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玻璃钢筒。
S4:固化脱模;保证了产品性能的稳定和一致。
S5:脱模后的毛坯加工为成品。
步骤S1中,铺敷1mm涤纶布,铺敷时,采用平整缠绕铺敷5层0.2mm厚的涤纶布,采用5层0.2mm厚的涤纶布的能够提高胶液对布的渗透力及控制环氧树脂的含量。
其中,步骤S1中,采用玻璃纤维丝进行编制缠绕,缠绕角度40-50度,缠至成品直径1mm时环向缠绕,环向缠绕至5mm停止,采用编制缠绕与环向缠绕的层与层之间更加密实,交叉缠绕不容易叠加在一起,减少错缝现象。
采用20-28根玻璃纤维丝进行编制缠绕,其具有弹性系数高,刚性佳,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较强的吸收冲击能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步骤S2中,真空浸胶系统包括若干段,其包括导流螺旋管、导流网和三通;预埋编制导流网,所述导流网覆盖于所述导流螺旋管的周圈,所述三通与导流螺旋管连通,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过程预埋编制导流网,起到真空环境下对环氧树脂引流的效果。
所述真空浸胶系统采用真空袋膜密封,处理完毕进行真空浸胶,使胶能够与环氧树脂充分浸润,极大的提高了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同时免去了人工操作的刷胶环节,使施工更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真空浸胶中把真空度抽至-0.03MPa-0.07MPa后进行环氧树脂分段真空浸胶,由于空气被充分抽离,有利于提高浸胶速度和质量,尤其是浸胶均匀度,同时采用分段真空浸胶也可以避免在先注入环氧树脂、再抽真空的过程中环氧树脂中在低压环境下大量挥发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步骤S4中,采用高温固化,脱模设备进行脱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步骤S5中,采用车床把脱模后的毛坯加工为成品,得到性能优异的玻璃钢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玻璃钢筒内部微气泡及白斑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消除设备带电运行中的隐患;
预先铺敷涤纶布,后依次进行编制缠绕与环向缠绕,保证环氧树脂不会被挤压出来,造成内层缺胶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电器绝缘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电器绝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6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