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6746.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史英斌;刘永亮;谢逸钦;韩明强;刘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冲击 抗震 轻型 框架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包括顶板框二和底板框二,所述顶板框二和所述底板框二通过两个前立柱二和两个后立柱二固定连接,同侧的所述前立柱二和后立柱二之间通过侧横梁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后立柱二的上部之间通过后加强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框二和所述后加强横梁之间设置有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所述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与两个所述后立柱二固定连接,所述横置隔振器安装支架与后上部横置隔振器连接,所述后上部横置隔振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底板框二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下部纵置隔振器。本发明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不但能抗冲击,而且,还能抗震,同时重量较轻,符合专用DCS平台对设备重量控制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DC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行业,其中部分应用平台要求相关电器设备需满足抗冲击、抗震功能,并且,符合重量较轻要求。
术语解释:
抗冲击:设备通过采用抗冲击防御措施,在受到外部瞬时冲击载荷作用时,保护电器设备系统避免造成的系统失灵和结构失效。
抗震:设备通过采用抗震防御措施,在受到外部地震载荷作用时,保护电器设备系统避免造成的系统失灵和结构失效。
抗冲击框架:抗冲击设备主要是在设备与基础(或基础框架、底座)之间安装隔振器,设备后上部安装连接装置,使其与后壁(或后部框架)连接。设备通过隔振器屏蔽或降低冲击。设备后上部连接装置保持设备的稳定。
抗冲击设备主要通过隔振器使冲击加速度降低,隔振器储存冲击能量并缓慢释放给设备框架,机柜框架承受的冲击载荷较小。所以,机柜框架无需具有特别强的刚度即可满足抗冲击需求,机柜框架重量较轻。
抗震框架:抗震设备一般在设备底部通过螺钉(或栓)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基础(或基础框架、底座)上。通过设备自身的刚度实现抗震功能。
抗震设备采用刚性固定连接方式,机柜需要具有较强的刚度,使机柜频率避开地震高响应频率区间。所以,机柜需要设计比较高的刚度以满足抗震需求,机柜框架重量较重。
如图1至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抗冲击框架结构,包括顶板框一2和底板框一1,所述顶板框一2和所述底板框一1通过两个前立柱一3和两个后立柱一6固定连接,同侧的所述前立柱一3和后立柱一6之间通过侧横梁一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后立柱一6和所述顶板框一2之间设置有斜置隔振器安装支架5,所述斜置隔振器安装支架5与后上部斜置隔振器8连接,所述底板框一1的底面四个角部分别连接有下部斜置隔振器7。
如图6至图10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框架结构,包括两个侧框架10,两个所述侧框架10之间通过横梁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框架10分别固定有侧板9,两个所述侧框架10的上侧连接有上挡板12,两个所述侧框架10的下侧连接有下挡板13,两个所述所述侧框架10的下侧之间连接有底框14。
现有技术的抗冲击设备框架刚度较低,不能满足抗震要求。满足抗震要求的设备框架较重,不符合专用DCS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平台)对设备重量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抗冲击、抗震的轻型框架结构,该轻型框架结构不但能抗冲击,而且,还能抗震,同时重量较轻,符合专用DCS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平台)对设备重量控制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6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