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污染物高效原位拦截的生态滤坝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150.2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威;唐海滨;张紫涵;王飞华;代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7/02;E02B8/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11385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基质 生物接触氧化区 填料支撑体 曝气系统 拦截 曝气管 坝体 石笼 填充 堆积 交错 浮筒 模块化单元 水环境治理 微孔曝气盘 超细粒径 生物填料 使用寿命 水流方向 大粒径 渔网 拦污 粒径 去除 延缓 污染物 河道 堵塞 拆除 缓解 施工 应用 | ||
1.一种基于污染物高效原位拦截的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按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坝前拦截区、前坝、生物接触氧化区和后坝;
所述坝前拦截区按照水流方向依次包括水上拦污浮筒和渔网;
所述前坝是由若干个分别填充中小粒径基质和大粒径基质的生态石笼单体交错堆积而成;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包括曝气系统和生物填料区,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曝气管和附在所述曝气管上的微孔曝气盘,所述曝气系统的上方安装填料支撑体,在所述填料支撑体上挂生物填料;
所述后坝是由若干个填充超细粒径基质的生态石笼单体交错堆积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拦污浮筒和渔网的间距为10m;所述渔网与前坝的间距为10~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拦污浮筒漂浮在水面上且高于水面20~30cm;
所述水上拦污浮筒的材质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的网宽1~2m,垂直高度不低于50cm,所述渔网的内网眼为1指及以下,所述渔网的顶部至少高出水面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坝中,生态石笼单体的长×宽×高为0.5m×0.5m×0.5m或1m×1m×1m;
所述堆积的层数不超过三层,坝体纵向总长度从底部往上每层依次减少一个生态石笼单体的长度,上层的每个生态石笼单体底部有且仅有两个生态石笼单体支撑;
所述交错堆积的方法为填充中小粒径基质的生态石笼单体用装填大粒径基质的生态石笼单体间隔开来;
所述前坝的长度5~20m,宽度为2~20m,高度为1~3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小粒径基质和大粒径基质的种类包括钢渣、沸石或砾石;
所述中小粒径基质的粒径8~20mm;所述大粒径基质的粒径为15~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区的长度为10~50m,宽度为2~20m,所述填料支撑体的边缘与前坝、后坝或岸边的距离不大于0.5m;所述填料支撑体的高度低于河道常水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支撑体为栅栏结构的支撑体和在所述栅栏结构的支撑体四角处垂直连接的4个支柱;
在所述栅栏结构的支撑体上挂有生物填料单体,所述生物填料单体的长度为0.5~2.5m,每两个生物填料单体的间距为10~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生态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坝的堆积方式如下:坝体纵向总长度从底部往上每层依次减少一个生态石笼单体的长度,上层的每个生态石笼单体底部有且仅有两个生态石笼单体支撑;
所述后坝中,生态石笼单体的长×宽×高为0.5m×0.5m×0.5m或1m×1m×1m;
所述后坝的长度10~20m,宽度为2~20m,高度为1~3m;
所述超细粒径基质的粒径为3~10mm。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生态滤坝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1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 下一篇:厨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