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332.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魏雪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2 | 分类号: | B60L53/30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袁林涛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充电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导热片,设置于箱体的底部;第一转轴,设置于集热室内;吸热装置,设置于第一转轴外壁;第二转轴,设置于集热室内,且与第一转轴对称设置;降温装置,设置于第二转轴外壁;制冷组件,设置于冷室内。本发明中,使用时,新能源充电桩散发出的热量传递至导热片上,导热片发生形变后抵推吸热装置和降温装置,推动吸热装置和降温装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转动,吸热装置将热量吸收至循环室内,制冷组件将循环室内的热气转换成冷气,冷气从降温装置排出,以使新能源充电桩进行降温,防止放出的过多热量损坏新能源充电桩零部件,从而有效降低热量散发,以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当前新能源的建设发展中,以新能源汽车领域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器”—新能源充电桩的发展更是迎来了能源领域的新竞赛。同时,我国对于新能源充电桩产业也给予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可以类比理解为常规燃油车的油气加油机,充电桩通常安装于公共建设场地,居民社区的停车场或道路旁。
在使用充电桩的过程中,充电桩本身并没有良好的散热装置,导致在充电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损坏充电桩内部的各零部件,影响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可以有效将充电桩在充电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即使散发,防止热量损坏零部件,提高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制冷室、循环室和集热室,所述集热室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
导热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集热室内;
吸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壁;
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集热室内,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对称设置;
降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壁;
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制冷室内;
其中,新能源充电桩使用时散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导热片上,所述导热片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吸热装置和所述降温装置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所述吸热装置将热量吸收至所述循环室内,所述制冷组件将热气转换成冷气从所述降温装置排出,以给新能源充电桩进行降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片为记忆金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热室的底端为设有透气孔的底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热装置包括
第一吸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
第一传热管,与所述第一吸热管对称设置;
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热管和第一传热管;
热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吸热管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第二吸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
第二传热管,与所述第二吸热管对称设置;
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热管和第一传热管;
冷风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吸热管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3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直流固态变压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下压式电子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