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叠层超表面实现双通道纳米印刷和双通道全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336.8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乐;郑国兴;邓娟;单欣;李仲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H1/00 | 分类号: | G03H1/00;G03H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敏清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叠层超 表面 实现 双通道 纳米 印刷 全息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叠层超表面实现双通道纳米印刷和双通道全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超表面单元结构,所述超表面单元结构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一工作面上的第一纳米砖以及嵌于所述基底中的第二纳米砖,所述第一纳米砖与所述第一工作面形成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第二纳米砖沉积在所述基底内的第二工作面上,所述第二纳米砖与所述第二工作面形成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和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对应设置,以平行于所述基底第一工作面的两条边的方向分别设为x轴和y轴建立xoy坐标系,所述第一纳米砖上与所述第一工作面平行的面上具有长轴L1和短轴W1,所述第二纳米砖上与所述第一工作面平行的面上具有长轴L2和短轴W2,所述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为所述第一纳米砖的长轴L1与x轴方向的夹角,所述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为所述第二纳米砖的长轴L2与x轴方向的夹角;
优化得到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和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的结构参数;
构建超表面结构阵列,所述超表面结构阵列包括多个所述超表面单元结构,以强度为I0、偏振方向为α1的线偏振光依次入射至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得到在此工作模式下的透射光强I1与所述线偏光偏振方向α1、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和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之间的第一函数关系;以强度为I0、偏振方向为α2的线偏振光依次入射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基底以及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得到该工作模式下的透射光强I2与所述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α2、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和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之间的第二函数关系;设计以强度为I0、偏振方向为α1的线偏振光依次入射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其在所述叠层超表面结构阵列的近场产生第一图像,再设计强度为I0、偏振方向为α2的线偏振光依次入射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基底以及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其在所述超表面结构阵列的近场产生第二图像,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光强分布要求以及第一函数关系和第二函数关系蕴含的非单调性,得出具有四种自由度的所述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和所述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之后设计以圆偏振光依次入射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基底和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其在所述超表面结构阵列的远场产生第三图像,再设计以圆偏振光依次入射所述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所述基底以及所述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其在所述超表面结构阵列的远场产生第四图像,根据第三图像和第四图像的相位分布要求、琼斯矩阵公式以及前述得到的四种自由度的所述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和所述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计算求出所述超表面结构阵列中每个所述超表面单元结构中的所述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值和所述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值,最后将所述超表面结构阵列中的每个所述超表面单元结构上的所述第一纳米砖和所述第二纳米砖按得到的各位置处对应的所述第一纳米砖转向角θ1值和所述第二纳米砖转向角θ2值进行排布,从而获得能产生实现双通道纳米印刷和双通道全息的超表面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层超表面实现双通道纳米印刷和双通道全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得到以工作波长入射时其功能等效为起偏器的第一纳米砖单元结构的结构参数以及优化得到以工作波长入射时其功能等效为半波片的第二纳米砖单元结构的结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3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