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炉冷却模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8157.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斌;欧汝平;杨清;廖志金;杨宇鹏;朱福生;廖翌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D27/15;B22C9/00 |
代理公司: | 32412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晓明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室 冷却外套 冷却 内套 真空炉冷却 模具装置 出液口 进液口 冷却套 模具腔 侧壁 底壁 模具 分流 分隔 界定 腔室 围设 连通 贯通 制作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炉冷却模具装置,包括:冷却套和模具,所述冷却套包括冷却内套、冷却外套和分流条;所述冷却内套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围设形成模具腔,所述模具配合设于所述模具腔内;所述冷却外套套设于所述冷却内套外侧,并且在它们之间界定形成冷却室,若干所述分流条设于所述冷却室中,将所述冷却室分隔成若干腔室;所述冷却外套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贯通所述冷却外套,并与所述冷却室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真空炉冷却模具装置具有制作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炉用冷却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冶金行业生产时,通常会采用真空炉生产。目前真空炉浇铸成型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直接将真空炉熔炼好的合金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模具制作方便,但由于生产好的产品在真空状态下冷却缓慢,所需等待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另一种是将合金倒入内置冷却装置的模具中,借助冷却介质将合金的热量带走,这种方式存在的缺陷有:其一是模具冷却介质需通过管道连接到外面,而模具需固定安装在真空炉内,不方便合金取出;其二是因为合金取出不方便,所以所浇铸成型的合金形状简单;其三是使用过程中合金会侵蚀模具,模具与冷却装置为一体,不方便检测模具的侵蚀程度。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冷却模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的真空炉冷却模具。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真空炉冷却模具装置,包括:冷却套和模具,
所述冷却套包括冷却内套、冷却外套和分流条;
所述冷却内套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围设形成模具腔,所述模具配合设于所述模具腔内;
所述冷却外套套设于所述冷却内套外侧,并且在它们之间界定形成冷却室,若干所述分流条设于所述冷却室中,将所述冷却室分隔成若干腔室;
所述冷却外套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贯通所述冷却外套,并与所述冷却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腔呈锥桶形,并且所述模具腔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模具具有与模具腔相配合的外形,通过锥度将所述模具卡设于所述模具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所述模块组合形成所述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的高度大于所述模具腔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包围所述冷却内套的侧壁和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被配置成只能通过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外部连通。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模具腔的锥桶形结构将模具卡牢,不需要增加其他卡夹装置,而且方便模具取出;模具通过两个或多个模块组合拼接而成,方便产品取出和对模具进行检查,还可适用于各种形状复杂的产品,而且方便检查模具的完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真空炉冷却模具的剖示图;
图2为本发明真空炉冷却模具的另一剖示图。
附图标记:1、第一模块;2、冷却室;3、进液口;4、分流条;5、冷却外套;6、冷却内套;7、第二模块;8、模具腔;9、出液口;10、底壁;11、侧壁;12、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南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8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