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8907.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军;鲁志佩;朱燕;胡世超;王信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58 | 分类号: | H01M50/258;H01M50/249;H01M50/51;H01M50/609;B60L53/5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电动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容纳腔;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由隔板隔开;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极芯组,所述极芯组含有至少一个极芯;相邻两个容纳腔内的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连通此隔板两侧相邻的两个容纳腔;所述导液孔内形成有储液凹槽,所述储液凹槽朝向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电池处于使用状态时电解液的存储位置凹陷,所述储液凹槽与所述导液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电池,通过在导液孔设置储液凹槽,可保证各极芯组之间电解液的隔离及其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电池的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用户对新能源车续时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新能源车使用的电池包而言,其总体容量需要不断的提高;同时,在动力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因内阻导致的内耗和发热则要求尽量减少。
一般而言,电池的外壳内仅设有一个裸电芯或多个处于并联状态的裸电芯,而含有单个裸电芯或多个并联电芯都无法提高整个电池的电压。例如,钛酸锂类电池的电压是2.4伏;磷酸铁锂类电池的电压是3.2伏;三元类电池的电压是3.7伏;多元聚合物类电池的电压是4.3伏。所以在需要高电压(高容量)时,就把大量的电池进行串联成电池组,再将电池组组装成动力电池包;相邻两个电池之间需要通过外设的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电池安装结构较多,不仅成本提高,而且导致整体重量上升;同时,安装结构占用了较多的包体内部空间,造成动力电池包整体容量降低,电池并排设置越多,空间浪费就越多。另外,因需要设置多个外置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内阻增加,提高了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和发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CN201110021300.4提供了一种内部串联式的电池组,包括一个电池壳体和设置在一个电池壳体内的多个极组,多个极组串联连接,相邻两个极组通过隔板隔开。由此,通过在一个电池壳体内设置多个极组,相对于多个电池并排设置,减少了外壳以及外部安装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保证了动力电池包的整体容量;同时,减少了外部动力连接件的使用,改由壳体内部直接相邻的极组串联的方式,无需考虑动力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能够降低连接内容,进而减少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
在上述专利中,因并排串联有多个极组,电池内部电位差较高,若串联的多个极组共用一个腔室内的电解液,电解液会因为电位差高而极可能发生分解,导致电池失效。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专利中,在相邻两个极组之间,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各个极组分割在各自的腔室内,每个腔室内具有单独的电解液。
但是,在CN201110021300.4中,因隔板将壳体内部分割成了多个单独的腔体,如何向各个单独的腔体内注入电解液以及如何保证相邻的两个腔体之间的电解液隔离,成了CN201110021300.4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也成为CN201110021300.4所公开方案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内容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在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容纳腔;
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由隔板隔开;
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极芯组,所述极芯组含有至少一个极芯;相邻两个容纳腔内的极芯组之间串联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连通此隔板两侧相邻的两个容纳腔;
所述导液孔内形成有储液凹槽,所述储液凹槽朝向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电池处于使用状态时电解液的存储位置凹陷,所述储液凹槽与所述导液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8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辐射解冻板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