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9980.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中为柔性光电子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9/19 | 分类号: | H01Q19/19;H01Q15/16;H01Q15/00;H01Q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陈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椭球 材料 反射 微波 天线 | ||
1.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包括固定立柱(1)、转动柱(2)和弧形外壳(3),所述固定立柱(1)的顶端与转动柱(2)的底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并且转动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顶部与弧形外壳(3)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外壳(3)顶部的中部通过安装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并且连接柱(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副反射面(6),所述副反射面(6)的外形为类椭球型块,并且副反射面(6)的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位于副反射面(6)的周面等角度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连接杆(7)的底端均与弧形外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副反射面(6)的包括弧形连接环(61)、第一绝缘包覆层(62)、第二绝缘包覆层(63)、第一反射层(64)、第二反射层(65)、介质层(66)、相变材料层(67)与超材料层(68),并且第一绝缘包覆层(62)、第二绝缘包覆层(63)、第一反射层(64)、第二反射层(65)、介质层(66)、相变材料层(67)与超材料层(68)的周面均与弧形连接环(6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包覆层(62)与第二绝缘包覆层(63)分别位于弧形连接环(6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并且第一绝缘包覆层(62)的左侧为椭球型凹面,第二绝缘包覆层(63)的右侧为椭球型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包覆层(62)的右侧通过粘结剂与第一反射层(64)的左侧粘合,并且第二绝缘包覆层(63)的左侧通过粘结剂与第二反射层(65)的右侧粘合,所述第一反射层(64)与第二反射层(65)均为连续金属薄膜,并且第一反射层(64)与第二反射层(65)的厚度大于微波天线工作时电磁波的趋肤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64)的右侧与介质层(66)的左侧通过粘结剂粘合,所述介质层(66)的材料为高磁导率材料与铁氧体材料中的一种,其中铁氧体材料为介质层(66)的优选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65)的左侧与超材料层(68)的右侧通过粘结剂粘合,并且超材料层(68)的左侧与相变材料层(67)的右侧通过粘结剂粘合,所述相变材料层(67)的左侧与介质层(66)的右侧通过粘结剂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层(68)是由金属薄膜制备工艺及光刻工艺制备于相变材料层(67)表面的金属人工结构单元周期性排列而成,其中金属人工结构单元分为基材(8)与人造金属微结构(9),所述基材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和铁磁材料中的一种,并且人造金属微结构(9)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离子刻中的一种方式周期排布于基材(8)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层(67)由薄膜制备工艺制备于介质层(66)的表面,并且相变材料层(67)的材料选用二氧化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类椭球型超材料为副反射面的超材料微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包覆层(62)与第二绝缘包覆层(63)的结构均采用热塑性材料层与黏胶层所构成的叠层,并且热塑性材料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中为柔性光电子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中为柔性光电子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99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