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袋热合系统及热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0020.4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胜;胡波;董泽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吴筱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江苏扬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袋热合系统,包括第一温控模块,所述第一温控模块用于控制高温加热,所述第一温控模块包括至少四个第一热合单元,所述第一热合单元设置于包装袋厚层位置;第二温控模块,所述第二温控模块用于控制低温加热,所述第二温控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热合单元,所述第二热合单元设置于包装袋薄层位置;挡电加热片,所述挡电加热片分别和所述第一热合单元、所述第二热合单元连接;挡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热合单元和所述第二热合单元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温控模块控制多个热合单元在包装袋不同位置针对不同厚度控制不同热合温度,从而实现包装袋完全热合不漏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包装袋热合系统及热合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袋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包装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包装袋热合。包装袋一般为两层片体设置,为了增大包装袋的容纳空间,包装袋两侧具有向内弯折的这边,从而在两边形成四层片体。现有技术中的包装机对包装袋进行热合时,将包装袋输送至温控系统进行热合,温控系统对包装袋读秒加热一定时间。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热合系统采用读秒加热的方式加热,无法对温度进行准确的把控,刚开机时热合单元加热指定时间后可能还未达到热合温度便进行热合,从而使包装袋无法完全热合造成漏料,或使包装袋中部两层片体热合而两侧四层片体无法热合漏料;热合后的热合单元没有完全降温便进行新一轮升温,因此热合单元的温度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甚至超过包装袋所能承受最大热合温度,从而使包装袋中部两层片体损坏漏料,同时温度过高还会损坏热合单元周边的其他配件,从而使得热合单元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平均每5000包必须跟换配件。因此,提供一种可以精确双温恒控的包装袋热合系统以实现对包装袋的完全热合避免漏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包装袋热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袋热合不完全或损坏导致漏料和热合单元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为提供一种包装袋热合方法,以实现对包装袋热合系统的热合温度精确双温恒控,从而降低热合单元的消耗、包装袋使用的消耗使包装袋完全热合避免漏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袋热合系统,包括第一温控模块,所述第一温控模块用于控制高温加热,所述第一温控模块包括至少四个第一热合单元,所述第一热合单元设置于包装袋厚层位置;第二温控模块,所述第二温控模块用于控制低温加热,所述第二温控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热合单元,所述第二热合单元设置于包装袋薄层位置;挡电加热片,所述挡电加热片分别和所述第一热合单元、所述第二热合单元连接;挡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热合单元和所述第二热合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合单元设置于包装袋两端四层片体位置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合单元设置于包装袋中间两层片体位置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合单元控制的第一加热温度为恒温21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合单元控制的第二加热温度为恒温19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合单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包装袋两端厚层位置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合单元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包装袋中间薄层位置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挡电加热片为聚乙烯四氟布材料,所述挡电加热片用于避免所述第一热合单元、所述第二热合单元直接和包装袋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挡片为聚乙烯四氟布材料,所述挡片用于将所述第一热合单元和所述第二热合单元分隔,防止串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袋热合系统还包括气动软管,所述气动软管用于热合后吹气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0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