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溶隧道的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0038.4 | 申请日: | 201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范雲鹤;孙红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雲鹤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隧道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根据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排水问题,提出一种岩溶隧道排水系统,岩溶隧道的排水系统沿隧道两侧可以设置多个,水动力装置放置在隧道的边沟中,水动力装置与边沟底部固定,水动力装置包括储水室、旋片腔、圆轮、旋片槽、旋片、弹簧、排水管、转轴、水轮叶片,储水室、排水管与旋片腔连接,旋片腔内设置圆轮,圆轮上设置旋片槽,旋片槽的两端设置旋片,旋片通过弹簧与旋片槽固定连接,圆轮的上边缘与旋片腔的上边缘存在1‑2mm的间隙,圆轮的转动不会受到旋片腔的阻力,转轴连接圆轮与水轮叶片,水轮叶片设置在边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领域,适用于山体隧道的排水,尤其涉及一种岩溶隧道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公路的隧道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而敏感的结构,受地质环境复杂性、空间结构封闭性的影响很大,其病害问题多、维护难度大。其中,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后,会引起隧址区地下水位上升,围岩力学性质劣化,衬砌承受压力增大,进而引发路面积水、衬砌开裂、结构变形等一系列病害,将威胁运营安全、影响结构美观、降低使用寿命,且修复难度大、维护成本高。
在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不断应用的支撑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结构形式最多样、修建技术发展最快速的国家,修建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岩溶地区的隧道工程不胜枚举,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问题大量存在,且持续性快速增长。目前,国内外隧道行业针对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问题的处治能力严重不足,这对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处治技术提出了极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隧道排水系统疏通设备及使用方法,对于提高隧道排水系统的维护水平,保障隧道整体结构的服役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这也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和基础所在。
目前,隧道的排水方法主要是在隧道内设置排水设施和构造措施,衬砌背部、路面结构层下的积水排入隧道的侧沟,积水再从侧沟中流出隧道外,以此达到降低隧道围岩区地下水位的目的,减小衬砌背部的积水压力,然而排水管出现堵塞的状况,就会导致排水不顺畅,甚至断流,加之排水管设置在衬砌内部,很难对其进行修复,所以,隧道排水系统在隧道运营一段时间后便会失效,有学者提出隧道虹吸排水技术,隧道虹吸排水技术具有排水孔布置方便、集水能力强、截排水效果好、工程建设速度快等优点,然而在使用隧道虹吸排水方法的工程中,虹吸管顶部需要保持一定的真空度,但是由于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在负压下会析出、外界空气渗入虹吸管等原因,部分虹吸管常常因为空气在管内累积而导致真空度下降,部分虹吸管会暂时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如果虹吸管长时间处于停流状态,会导致虹吸排水维护困难甚至整个虹吸排水系统中断,虹吸启动变得异常困难。另外,隧道虹吸排水技术一般使用直径4mm以下的虹吸管,虹吸管管径较小,容易出现泥沙淤堵状况,同样会造成虹吸中断,中断后难以再启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隧道虹吸排水方法时,因地下水位下降虹吸作用暂停后,虹吸管内真空度降低,虹吸作用很难自行恢复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流动力实时启动虹吸作用的排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岩溶隧道排水系统,在隧道的围岩内需要排水的位置设置钻孔,在钻孔中放置虹吸管,虹吸管的进水口处于钻孔的底部,虹吸管的出水口与水动力装置连接,虹吸管的直径为4mm,出水管的一端与虹吸管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置入边沟中,水动力装置放置在隧道的边沟中,水动力装置与边沟底部固定,水动力装置包括储水室、旋片腔、圆轮、旋片槽、旋片、弹簧、排水管、转轴、水轮叶片,虹吸管与水动力装置的储水室连接,储水室、排水管与旋片腔连接,旋片腔内设置圆轮,圆轮上设置旋片槽,旋片槽的两端设置旋片,旋片通过弹簧与旋片槽固定连接,圆轮的上边缘与旋片腔的上边缘存在1-2mm的间隙,圆轮的转动不会受到旋片腔的阻力,转轴连接圆轮与水轮叶片,水轮叶片设置在边沟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岩溶隧道的排水系统沿隧道两侧可以设置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雲鹤,未经范雲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0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