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待机零功耗的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1506.X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芬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待机 功耗 充电器 | ||
一种待机零功耗的充电器,它包含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电源管理驱动电路、输出同步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关电路、充电检测控制电路、输出充电口开关电路、待机电容量存放电路、USB充电输出口、TYPE‑C充电输出口;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含整流桥堆BD1、滤波电感L1、电解电容C1/C2;电源管理驱动电路包含电源芯片IC1、隔离变压器T1、启动和供电整流组合R5/R3/R6/D2;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关电路包含波动K1、开关三极管Q202、光电隔离耦合器U201B、电阻R206/R207;充电检测控制电路包含开关三极管Q201、开关三极管Q203、场效应MOS管Q101、光电隔离耦合器U201A、电阻组合R201/R202/R203/R204/R205;本发明可以节省电能,防止充电器长期插在市电上的不安全因素,减少能源损耗,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待机零功耗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TYPE-C/USBPD充电器都采用普通的电源电路实现,充电器待机时,有功率消耗,长期插在市电上不安全,新闻报道容易发生火灾,不充电时有功率消耗,造成能源浪费,不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待机零功耗的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电源管理驱动电路、输出同步整流滤波电路、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关电路、充电检测控制电路、输出充电口开关电路、待机电容量存放电路;USB充电输出口、TYPE-C充电输出口;
所述的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含整流桥堆BD1、滤波电感L1、电解电容C1/C2;交流电经过整流桥堆BD1整流,电解电容C1滤波,通过滤波电感L1,在经过电解电容C2滤波,进入隔离变压器T1,电源管理驱动电路结合外围电路,电路工作;变压器输出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得到直流电压C;通过输出充电口开关电路输出Vout;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可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通过肖特基D101整流;另一部分由IC101结合外围电路组合成同步整流;
所述的输出充电口开关电路包含场效应MOS管Q101,直流电压经过C,通过控制场效应MOS管Q101得到输出Vout;
所述的充电检测控制电路包含三极管Q203,隔离光电耦合器U201A,待机时,不充电状态Vout无电压变化,电阻R205的Vout端和输出C电压一至,当充电设备接入充电口,Vout瞬间拉低,电阻R205的Vout端成低点位,三极管Q203导通,电流流入隔离光电耦合器U201A工作;
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关电路包含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当U201A工作,驱动U201B的内部CE极导通,电流由R206流入U201B,驱动三极管Q202导通,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VCC正常,电路工作;另一部分有拨动开关K1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电路工作;
所述的待机电容量存放电路包含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电解电容C103、C104组合电路;另一部分由Q301/B301/R301/D301/ZD301组合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同步整流滤波电路还包含IC101同步整流芯片;IC101结合外围电路组合成同步整流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出同步整流滤波电路还包含D101肖特基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关电路还包含隔离光电耦合器U201B、三极管Q202结合外围电路,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或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关电路还包含波动开关K1,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供电VCC开或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检测控制电路还包含三极管Q203,隔离光电耦合器U201A结合外围电路,实现充电检测,检测电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芬,未经陈正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1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