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网基建现场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2049.6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石雪梅;朱克亮;徐宁;杨仲吕;张金锋;吴松;张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金娟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网 基建 现场 多模态 数据 采集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建现场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基建现场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其包括现场端、服务器端和后台端,现场端用于采集现场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用于对自现场端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台端用于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通过现场端能够借助现有的多种类型的传感装置如摄像头、定位基站、智能安全帽、识别标签等对基建现场的多种数据进行采集,并能够将所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从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基建现场管理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建现场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基建现场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领域是高风险领域,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点多面广,尤其是对于开放的线路工程现场,安全管控难度非常大。随着电网规模快速发展,电网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现场建设管理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加之国家对于现场安全管控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传统的现场建设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安全工作要求,唯有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基建现场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网基建现场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其包括现场端、服务器端和后台端,现场端用于采集现场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用于对自现场端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台端用于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
本发明通过现场端能够借助现有的多种类型的传感装置如摄像头、定位基站、智能安全帽、识别标签等对基建现场的多种数据进行采集,并能够将所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从而能够较佳地实现对基建现场管理的数据支持。
作为优选,现场端包括定位网络系统,定位网络系统包括用于设于现场处的多个定位基站、定位数据处理单元以及定位通信单元,所述多个定位基站设于基建现场处并用于对设于安全装备处的识别标签进行识别以实现对每个安全装备的定位,定位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个定位基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定位通信单元上传给服务器端。
本发明通过在基建现场处设置定位网络系统,并通过在每个施工人员的安全装备处设置相匹配的识别标签,能够较佳地实现对每个施工人员的定位,从而能够较佳地获取每个施工人员的实时位置数据。
作为优选,安全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由于安全帽为每个施工人员必备的安全设备,故通过将识别标签设于安全帽处能够具备较佳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现场端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摄像头、监控数据处理单元和监控通信单元,所述多个监控摄像头设于基建现场处并用于对基建现场的环境进行摄录,监控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多个监控摄像头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监控通信单元发送给服务器端。
本发明能够通过监控摄像头布置视频监控系统,从而能够较佳地对基建现场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上传,从而能够为基建现场的管理提供较佳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多模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定位网络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用于电网基建现场的人员数据采集用安全帽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安全帽主体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的第二面罩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的B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机床用耐久型轴承脂
- 下一篇:集胶装置和集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