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2343.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钱卫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惟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6;B32B27/12;B32B27/36;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霉 异味 花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花边包括花边本体,花边本体由上层面料、中层面料和底层面料组成,上层面料与中层面料通过三维经编工艺编织而成,底层面料与中层面料通过三维经编编织而成,通过经编工艺得到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按重量份计,上层面料包括以下组分:聚酯纤维40~60份;蕉麻纤维10~14份;中层面料包括以下组分:聚酯纤维40~60份;竹纤维25~30份;底层面料包括以下组分:聚酯纤维40~60份;聚丙烯腈纤维15~20份。本发明的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具有较高的抑菌防霉除异味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大于90%;花边面料放置在湿度大于90,温度20‑30摄氏度的室内3个月后,未发现霉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花边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
背景技术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另一种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后处理的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容易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是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一种。常规的后整理添加的方法,其面临着银离子的抗菌效率随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同时银离子本身对细胞的毒性,也限制了其在婴幼儿贴身服用、家纺上的应用。
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对人体的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因而抗菌面料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整洁,同时避免细菌的繁殖能够起到降低再次传播的风险。并且经编花边面料,其采用织物三维经编的方法,通过设置特殊的形状和蕾丝花纹,实现织物的多种风格,而抗菌纤维其通常的作为面为表面层上,通过表层的抗菌织物的设置,实现经编花边面料的抗菌功能。
现有的花边面料存在抑菌防霉性能差,异味比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具有抗菌性能好、防霉效果佳的优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所述花边包括花边本体,所述花边本体由上层面料、中层面料和底层面料组成,所述上层面料与中层面料通过三维经编工艺编织而成,底层面料与中层面料通过三维经编编织而成,通过经编工艺得到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上层面料包括以下组分:
聚酯纤维 40~60份;
蕉麻纤维 10~14份;
所述中层面料包括以下组分:
聚酯纤维 40~60份;
竹纤维 25~30份;
所述底层面料包括以下组分:
聚酯纤维 40~60份;
聚丙烯腈纤维 15~2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其中,所述聚酯纤维为负离子聚酯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其中,所述负离子聚酯纤维含有4~8wt%抗菌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抑菌防霉消异味花边,其中,所述抗菌剂包括20-40份载银沸石、10-20份山葵粉、30-40份乙撑基双硬脂酰胺、5-7份电气石粉、2-4份茶黄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惟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惟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鳄鱼的垃圾破碎及打捞装置
- 下一篇:芳香蕾丝花边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