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2695.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黄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鑫诚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C23C8/22;C23C8/8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铲运机 铲斗前刃 热处理 工艺 | ||
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煅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制得的铲斗前刃耐磨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好,渗入层分布均匀,有效提高铲斗前刃的性能,使用寿命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铲运机部件热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铲运机的掘进部件分为两个部分包括铲斗和前刃,而挖掘工作的顺利与否取决于前刃刃口的耐磨程度,而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一般采用铸钢件,其在铸造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渗碳处理,处理后的铲斗前刃虽然性能较之前优越一些,但耐磨性能一直难以得到改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制得的铲斗前刃耐磨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好,渗入层分布均匀,有效提高铲斗前刃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步骤是:
(1)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清洗25-35分钟后,再将铸钢件放入烘箱中烘干;
(2)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升温至400-540℃,预热60-80分钟后停止预热;
(3)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升温至540-56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4小时后停止滴加,以15kPa/min的速度泄压至120-150kPa,并将铸钢件冷却至200-280℃;
(4)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升温至500-55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3h后停止滴加,泄压并待铸钢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室压;
(5)将冷却后的铸钢件放入煅烧炉内进行热处理,并且升温至950-1060℃,煅烧4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
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1)中的清洗液为Q612热处理清洗剂,烘干温度为100-120℃,烘干时间为20-30min。
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3)和(4)中以480-560L/h的速度通入氨气,步骤(3)中保持炉内气压为450-480kPa,步骤(4) 中保持炉内气压为550-580kPa。
进一步的方案是:步骤(3)和(4)中采用的催渗剂和洁净剂分别为氯化钙和氯化铵。
本发明采用以上热处理方法,制得的铲斗前刃耐磨性能好、硬度高、耐腐蚀性好,渗入层分布均匀,有效提高铲斗前刃的性能,使用寿命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井下铲运机铲斗前刃热处理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将加工好的铸钢件用进行清洗,清洗25-35分钟后,再将铸钢件放入烘箱中烘干;
(2)将烘干后的钢铸件放入预热箱内进行预热,待升温至400-540℃,预热60-80分钟后停止预热;
(3)将预热后的铸钢件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一次渗碳,升温至540-56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4小时后停止滴加,以15kPa/min的速度泄压至120-150kPa,并将铸钢件冷却至200-280℃;
(4)将经过第一次渗碳的铸钢件重新放入渗碳炉中进行第二次渗碳,升温至500-550℃,向渗碳炉中通入氨气,并将渗碳炉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缓慢滴加催渗剂和洁净剂,保压3h后停止滴加,泄压并待铸钢件自然冷却至室温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鑫诚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鑫诚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