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两种昆虫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2857.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鹏;刘远;刘玉升;印展;薛新文;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昆虫 处理 玉米 秸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两种昆虫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鲜玉米秸秆揉碎,用于饲喂东亚飞蝗;将干玉米秸秆粉碎,与饲喂东亚飞蝗产生的东亚飞蝗虫砂和饲喂东亚飞蝗剩余玉米秸秆残渣混合摊铺;将混合摊铺后的原料进行建堆堆腐;对堆腐料堆进行翻堆;对白星花金龟养殖棚进行整地消毒处理,制作养殖围网;在养殖棚内接种白星花金龟幼虫;收获东亚飞蝗成虫和白星花金龟老熟幼虫留备繁育种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两种环境昆虫联合可将玉米秸秆完全转化,转化周期短,充分发挥了东亚飞蝗和白星花金龟的协同作用,在辅料不添加、工艺能耗低、转化周期短、无二次污染的前提下保证了玉米秸秆的高速、高效、高值转化。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两种昆虫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每年我国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类秸秆高达7亿多吨,而玉米秸秆约有3.5亿吨。目前,主要有以下处理技术:1、秸秆还田,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中的沤制还田、过腹还田、过圈还田在农村使用较普遍,而高温造肥及厌氧消化后的高效清洁的现代还田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因素制约它的发展;2、秸秆气化;3、秸秆成型;4、秸秆制沼气;5、秸秆加工饲料。综上,我国秸秆资源化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但与西方某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相当多的一部分农作物秸秆仍被弃置在田间地头和河沟,或者焚烧。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还不足50%。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秸秆生活利用率降低和大量纸厂稻麦草化学制浆厂关闭,秸秆再利用率大为降低,秸秆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两种昆虫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可将玉米秸秆完全转化,转化周期短,并且得到了在生态种养殖业上应用前景广的两种环境昆虫虫体和白星花金龟虫砂,实现了玉米秸秆的高速、高效和高值转化。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两种昆虫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玉米秸秆揉碎,用于饲喂东亚飞蝗;
(2)、将干玉米秸秆粉碎,与饲喂东亚飞蝗产生的东亚飞蝗虫砂和饲喂东亚飞蝗剩余玉米秸秆残渣混合摊铺;
(3)、将混合摊铺后的原料进行建堆堆腐;
(4)、对堆腐料堆进行翻堆;
(5)、对白星花金龟养殖棚进行整地消毒处理,制作养殖围网;
(6)、在养殖棚内接种白星花金龟幼虫;
(7)、收获东亚飞蝗成虫和白星花金龟老熟幼虫留备繁育种源。
优选的,在步骤(1)中,将鲜玉米秸秆揉碎至0.1~0.3cm,饲喂处于3龄期至交尾期的东亚飞蝗。
优选的,在步骤(2)中,将干玉米秸秆粉碎至0.3~0.5cm,将东亚飞蝗虫砂、饲喂东亚飞蝗剩余玉米秸秆残渣和粉碎的干玉米秸秆按质量比2:2:6的比例混合。
优选的,在步骤(2)中,摊铺时,从上至下依次为:干玉米秸秆、东亚飞蝗虫砂、饲喂东亚飞蝗剩余玉米秸秆残渣,对混合摊铺的原料添加水分,使原料含水量达到90%以上,预湿1天。
优选的,在步骤(2)中,混合原料浸湿吸足水分后,撒上1%生石灰或3%碳酸钙。
优选的,在步骤(3)中,建堆后打透气孔,将透气孔打至料堆底部。
优选的,在步骤(4)中,当料温达到60℃以上时保持24h,然后进行翻堆,内料外翻,外料内翻,重新建堆;当料温再次达到60℃以上时保持24h,再翻堆一次,直至料温降至32℃以下。
优选的,在步骤(4)中,测料堆50cm深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洒水流冲击力分布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屋顶的蓄水、排水生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