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缺陷数据自动录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4828.X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晟杰;李子佳;张坤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10L15/06;G10L15/26;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缺陷 数据 自动 录入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缺陷数据自动录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音频数据;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语音识别,确定所述音频数据所对应的缺陷信息;采集汽车的缺陷位置的缺陷区域图像;对所述缺陷区域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所述缺陷区域的标识信息;存储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缺陷区域的标识信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审计辅助方案,通过结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对审计过程提供智能辅助功能,自动录入缺陷信息和缺陷区域的标识信息,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审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缺陷数据自动录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Audit(审计),即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评审员独立地站在用户使用产品的立场上,按照汽车质量评价标准,以专业、全面的眼光,对已确认合格的车辆进行随机抽样评价的活动。汽车Audit的结果是对车辆制造质量水平和能力的客观体现。质检部门将依据抽检发现的质量缺陷问题,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进而采取整改措施消除缺陷,达到逐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的目的。汽车Audit工作流程中,由于检查项目较多,检查要求较为严格,通常耗时较长。
现阶段汽车Audit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大致可分为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两种类型。静态检查在室内灯光棚中进行,主要工作内容为:检查员通过目视、触摸等方式,或同时借助测量工具,检查凹坑、凸包、车漆,缝隙等缺陷;动态检查主要在室外进行,测试车辆行驶在测试路段的过程中,检查员倾听车辆以及零部件发出的声音,判断是否存在零件噪声、异响等缺陷。动态检查主要针对整车Audit,静态检查在整车Audit、白车身Audit、冲压及焊接Audit等流程中均有需求。
按照现阶段工作方式,当检查员发现缺陷后,对于动态检查需要首先停车,对于静态检查需使用专用笔在车身或零部件上对缺陷位置进行标注,随后使用纸笔临时记录缺陷信息,包括缺陷位置、缺陷代码、缺陷等级等。记录完成后,检查员继续检查下一位置或下一部件。所有位置检查完毕后,检查员回到办公区域的电脑旁,依据检查时临时记录的缺陷清单,使用键盘将每一条缺陷信息逐一录入系统。
由于汽车Audit过程中需检查的缺陷种类繁多,以上操作方式会导致的问题有:(1)缺陷信息录入过程耗时较长,影响评审效率,和(2)由于存在二次录入问题,可能存在不易察觉的录入错误风险,影响评审结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缺陷数据自动录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结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对审计过程提供智能辅助功能,自动录入缺陷信息和缺陷区域的标识信息,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缺陷数据自动录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音频数据;
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语音识别,确定所述音频数据所对应的缺陷信息;
采集汽车的缺陷位置的缺陷区域图像;
对所述缺陷区域图像进行缺陷区域识别,确定缺陷区域的标识信息;
存储所述缺陷信息和所述缺陷区域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音频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音频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声学特征模型,提取所述音频数据中的声学特征;
将所述音频数据中的声学特征输入至训练好的语音识别模型,识别所述声学特征所对应的文本识别结果;
从所述文本识别结果中提取与预设的缺陷属性相对应的缺陷属性值,作为所述音频数据所对应的缺陷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缺陷区域图像进行缺陷区域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