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目标假车碰撞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4908.5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邹斌;任哲明;郑全慧;卢炽华;袁守利;王海雄;陈孟春;苏芮琦;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陈懿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目标 碰撞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定目标假车碰撞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读取试验车和目标假车的GPS和惯性传感器数据。根据获取的数据中两车的速度方向,速度大小,加速度和相对距离,判断两车是否会在某个时间段发生碰撞,若是,则及时控制假车进行伸缩车轮,否则不对假车进行控制作用。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两车的速度、加速度、位置和行驶方向数据;并通过所述两车的传感器测量精度确定安全调节量;路径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和行驶方向数据,判断所述两车行驶路径的位置关系。本发明实现了对假车和试验车是否碰撞的准确判断,避免了目标假车因车轮伸缩不及时被试验车碾压导致车轮构件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目标假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定目标假车碰撞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视觉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业都在进行着智能化的技术改革。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卫星导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员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目前辅助驾驶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有车道偏离报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碰撞避免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和自动泊车系统等等。研发机构在真正的将这些功能应用于市场之前需要对这些辅助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保证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保证驾驶员在驾驶搭载这些功能的汽车时的自身安全。目标假车就是针对辅助驾驶功能测试而产生的辅助装备。然而试验车在测试功能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在一些状况下与假车发生碰撞,由于假车自身高度比较低,因此当试验车与目标假车发生碰撞的时候,试验车会从目标假车车身碾压而过,为保证假车的轮胎不遭受到损坏,需在试验车和假车碰撞之前将轮胎进行收缩,从而保证假车在试验过程不遭受到损坏,因此假车需要在试验车测试过程中判断假车和试验车是否会发生碰撞,从而可以及时进行轮胎收缩,保证目标假车不遭受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定目标假车碰撞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判定目标假车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试验车和目标假车试验车和目标假车的GPS及惯性传感器,分别获取所述试验车和目标假车的速度、加速度、位置和行驶方向数据;通过所述试验车和目标假车的传感器测量精度确定安全调节量;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和行驶方向数据,判断所述试验车和目标假车行驶路径的位置关系,若所述试验车和目标假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采用判断方法1判断当试验车和目标假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时的行驶关系以及是否对目标假车进行控制;若所述试验车和目标假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采用判断方法2判断当试验车和目标假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行驶时的行驶关系以及是否对目标假车进行控制。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判断方法1具体包括:
1.1、当所述试验车和目标假车相向行驶时,判定试验车和目标假车会发生碰撞,
当试验车和目标假车距离为安全距离dc时,控制目标假车轮胎伸缩,所述安全距离dc的计算方法为:
dc=(v0-v1)*t0+dsafe
其中,dsafe为试验车和目标假车安全调节量,v0和v1分别代表目标假车和试验车的当前速度,t0为控制目标假车轮胎伸缩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F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避雨的智能交通续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