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变型CD3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5137.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725 | 分类号: | C07K14/725;C12N15/12;C12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徐丹丹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变型 cd3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突变型CD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变型CD3为组成CD3 ITAM功能区的疏水性氨基酸突变,所述的突变降低CD3二级结构维持所需的疏水相互作用,调整CD3二级结构构象,使得CS和CD3的相互作用减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型CD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D3选自CD3γ、CD3δ、CD3ε、CD3ζ或CD3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突变型CD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氨基酸选自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或甲硫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的疏水性氨基酸选自亮氨酸或异亮氨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突变型CD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氨基酸突变为疏水性低于野生型CD3 ITAM功能区的疏水性氨基酸的氨基酸;优选的,所述的疏水氨基酸突变为缬氨酸(V)、苯丙氨酸(F)、甲硫氨酸(M)、半胱氨酸(C)或丙氨酸(A)。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突变型CD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变型CD3为突变型CD3ε,所述的突变型CD3ε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变体,所述变体包含至少一种如下突变:
(a)第191位的异亮氨酸(I)突变为丙氨酸(A)、缬氨酸(V)、苯丙氨酸(F)、甲硫氨酸(M)、半胱氨酸(C);或
(b)第202位的亮氨酸(L)突变为丙氨酸(A)、苯丙氨酸(F)、甲硫氨酸(M)、半胱氨酸(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突变型CD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体包含I191A的替换。
7.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突变型CD3的核苷酸序列。
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突变型CD3,或者,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苷酸序列的T细胞。
9.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突变型CD3、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权利要求8所述的T细胞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选自下列任一项或任两项以上的组合:
A)降低二级结构维持所需的疏水相互作用,调整CD3二级结构构象;
B)控制膜Ca2+滴定度;
C)抑制CD3与细胞膜的结合作用;
D)提高T细胞活性;
E)提高T细胞数量;
F)增强TCR信号;
G)增强GzmB、IFNγ、TNFα的产生;或
H)抗肿瘤。
10.一种调整CD3二级结构构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将组成CD3ITAM功能区的疏水性氨基酸进行突变,所述的突变降低二级结构维持所需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CS和CD3的相互作用减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氨基酸突变为疏水性低于野生型CD3 ITAM功能区的疏水性氨基酸的氨基酸;优选的,所述的疏水氨基酸突变为缬氨酸(V)、苯丙氨酸(F)、甲硫氨酸(M)、半胱氨酸(C)或丙氨酸(A)。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D3为CD3ε,所述的方法包括将SEQ ID NO:1所示序列突变制备突变型CD3ε,所述的突变型CD3ε包含至少一种如下突变:
(a)第191位的异亮氨酸(I)突变为丙氨酸(A)、缬氨酸(V)、苯丙氨酸(F)、甲硫氨酸(M)或半胱氨酸(C);或
(b)第202位的亮氨酸(L)突变为丙氨酸(A)、苯丙氨酸(F)、甲硫氨酸(M)或半胱氨酸(C);
且突变后降低二级结构维持所需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CS和CD3ε的相互作用减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1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