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基因OsATL15在调节农药的吸收转运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5317.X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虹;肖钰艳;林菲;张汉林;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46;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基因 osatl15 调节 农药 吸收 转运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基因OsATL15在调节农药的吸收转运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水稻品种中花11中分离克隆得到调控水稻对农药的吸收转运的基因OsATL15,其核苷酸序列、编码的蛋白以及含有基因OsATL15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和重组菌可提高水稻对农药的吸收转运,使农药到达害虫为害部位,减少水稻田农药的使用量;也可以从遗传上改良水稻品种的对农药的输导性,选育农药高效利用的水稻品种。并且,OsATL15基因可以参与调节水稻株高,具有改良水稻种质资源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水稻基因OsATL15在调节农药的吸收转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和全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22亿人以水稻为食,中国有60%的人口以水稻为食。然而,水稻生产过程中杀虫剂的过度使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据估算,在目前的农药使用中,只有施药量2%的农药会真正停留在植物表面,而真正到达作用靶标的更是只有0.1%(Wang等,2007)。这意味着99.9%以上的杀虫剂会进入环境中,化学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低,大部分流失进入土壤和河流,造成土壤质量下降,水体污染和土壤生态多样性下降(Pimentel等,1992)。因此,增强农药靶向性,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当前农药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必经途径。
农药转运基因可实现农药的靶向积累,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因此,利用分离克隆水稻的农药转运基因和蛋白,有望实现内吸输导性农药的靶向积累调控,减少环境释放,同时有利于水稻育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稻基因OsATL15在调节农药的吸收转运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基因OsATL15的分子标记检测引物。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水稻基因OsATL15在调节农药的吸收转运中的应用,是基于本发明发明人发现OsATL15基因可以提高水稻对农药的吸收转运,增加水稻对农药的吸收和转运,到达害虫为害部位,减少水稻田农药的使用量;也可以从遗传上改良水稻品种的对农药的输导性,选育农药高效利用的水稻品种。
所述的农药优选为内吸性农药;进一步优选为内吸性杀虫剂;更进一步优选为新烟碱类杀虫剂、酰胺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的一种;最优选为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氧乐果、杀虫双或灭多威中的一种。
所述的水稻基因OsATL15编码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为下列A)或B):
A.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B.以上A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而获得的仍具有相同功能的衍生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的水稻基因OsATL15,其核苷酸序列为下列A)至E)中的任意一种:
A.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C.严格条件下与A或B所限定的核苷酸杂交,且编码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
D.与A所限定的核苷酸序列至少具有70%、75%、80%、85%、90%、95%、96%、97%、98%或99%同源性,且编码由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
E.与B所限定的核苷酸序列至少具有70%、75%、80%、85%、90%、95%、96%、97%、98%或99%同源性,且编码由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
含有所述的水稻基因OsATL15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和重组菌在调节农药的吸收转运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缺陷模拟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铰轴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