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快速路上跨人行天桥视线诱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5633.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郑号染;焦方通;王首硕;许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658 | 分类号: | E01F9/658;E01F9/615;E01F9/619;E01F9/576;E01F9/58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快速 路上 人行天桥 视线 诱导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城市快速路上跨人行天桥视线诱导系统,包括设置于桥梁立面上的横向上缘LED灯带、横向下缘LED灯带、横向下缘逆反射光带与竖向车道分界指示带,以及设置于桥墩立柱上的逆反射光带与黄闪灯,以及设置于桥墩前和桥墩后的三角形凸起路标带,以及设置于桥墩迎车面的防撞桶,以及设置于路面边道分界线上的光源间断式车道分界带,以及设置于路面各车道上的导向箭头,以及设置于路面中分带上的等斜率护栏。本发明通过一系列视线诱导设施的组合设计,有利于提高驾驶人在人行天桥路段范围内的方向感、速度感和位置感,提高了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能力、车道保持能力及速度感知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城市快速路上跨人行天桥视线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及机动车交通量的迅速增加,在城市交通中,人车冲突现象日益明显。为适应愈加严峻的人车冲突形势,减少由人车冲突带来的交通事故,上跨人行天桥在城市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上跨人行天桥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车冲突程度,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设计不合理的上跨人行天桥极易对驾驶人产生不良的视线诱导,降低甚至误导驾驶人的方向感、速度感,从而诱发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间照明不良的城市快速路上,车辆行驶速度普遍较大,驾驶人偏离行车道、冲撞桥墩立柱及道路边缘线、超过桥梁限高等引发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也大大提高,对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及道路的运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快速路上跨人行天桥视线诱导系统,通过在桥梁立面上设置横向上缘LED灯带、横向下缘LED灯带、横向下缘逆反射光带及竖向车道分界指示带,在桥墩立柱上设置逆反射光带及黄闪灯,在桥墩前后设置三角形凸起路标带,在桥墩迎车面设置防撞桶,在路面车道分界线上设置光源间断式车道分界带,在路面各车道上设置导向箭头,在中分带上设置等斜率护栏,通过一系列视线诱导设施的组合设计,使得交通信息及驾驶任务由远及近层层递进,分别满足多次决策视距、决策视距、停车视距的视认-反应-动作时间需求,有利于提高驾驶人在人行天桥路段范围内的方向感、速度感和位置感,保障人行天桥路段范围内的交通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快速路上跨人行天桥视线诱导系统,包括设置于桥梁立面上的横向上缘LED灯带、横向下缘LED灯带、横向下缘逆反射光带与竖向车道分界指示带,以及设置于桥墩立柱上的逆反射光带与黄闪灯,以及设置于桥墩前和桥墩后的三角形凸起路标带,以及设置于桥墩迎车面的防撞桶,以及设置于路面边道分界线上的光源间断式车道分界带,以及设置于路面各车道上的导向箭头,以及设置于路面中分带上的等斜率护栏。
进一步而言,所述横向上缘LED灯带的遮光角为89.4°,亮度为300cd,长度与桥梁跨度一致,宽度为30cm。
进一步而言,所述横向下缘LED灯带的遮光角为86.7°,亮度为100cd,长度与桥梁跨度一致,宽度为15cm,所述横向下缘逆反射光带紧贴横向下缘LED灯带的上侧边缘平行设置,长度与桥梁跨度一致,宽度为20cm,由黄黑相间的反光膜构成,反光膜宽度为15cm。
进一步而言,所述竖向车道分界指示带的宽度为30cm,由绿白相间反光膜构成,其中绿色反光膜高30cm,白色反光膜高10cm,并加设亮度为200cd的LED灯,LED灯遮光角为89.3°。
进一步而言,所述逆反射光带与黄闪灯均对称设置于桥梁两侧桥墩上,逆反射光带沿桥墩立柱各侧轮廓边缘设置,宽度为25cm,黄闪灯的亮度为10cd,并配有长度为40cm的灯罩。
进一步而言,所述三角形凸起路标带采用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三角形两腰位置设有间隔为30cm的凸起路标,桥墩迎车面三角形底边位置设有间隔为40cm的防撞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