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人脸合成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6604.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柳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脉聚源(杭州)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3/40 | 分类号: | G06T13/40;G06T19/20;G06T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合成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人脸合成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视频数据后,根据视频数据获取视频序列及每一帧图片;依次对图片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并获得人脸的位置信息和轮廓信息;结合位置信息、轮廓信息和预设的人脸3D模型进行人脸合成;将经过人脸合成后的图片按照视频序列进行组合,以生成人脸合成的视频数据。本发明通过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并结合预设的人脸3D模型对识别到的人脸进行更换,从而将视频中的人脸更换为自己的脸,满足了用户对视频进行换脸的高要求,间接地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乐趣,可广泛应用于视频数据处理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虚拟人脸合成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智能终端上都带有自动美图和PS的功能,基于人脸检测技术,用户可以修改图片上的人脸,比如修改眉毛和嘴唇,甚至可以更换人脸,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但是,目前技术只能实现单张图像的人脸合成,无法实现对视频中人脸的修改,随着人脸跟踪技术越来越成熟,用户迫切希望一种能够在视频中修改脸部画面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视频中进行虚拟人脸合成的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虚拟人脸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视频数据后,根据视频数据获取视频序列及每一帧图片;
依次对图片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并获得人脸的位置信息和轮廓信息;
结合位置信息、轮廓信息和预设的人脸3D模型进行人脸合成;
将经过人脸合成后的图片按照视频序列进行组合,以生成人脸合成的视频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建立人脸3D模型的步骤,所述建立人脸3D模型这一步骤,具体为:
获取不同角度的人脸图片,并根据人脸图片构建人脸3D模型。
进一步,所述轮廓信息包括轮廓面积信息和脸部角度信息,所述结合位置信息、轮廓信息和预设的人脸3D模型进行人脸合成这一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轮廓面积信息将图片分割成背景图片和脸部图片;
根据轮廓面积信息判断脸部图片的面积是否大于预设面积值,若是,执行下一步骤;反之,终止该图片的人脸合成步骤,并切换下一张图片进行人脸识别;
根据脸部角度信息从人脸3D模型中获取对应的脸部数据,并根据轮廓面积信息对获得的脸部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处理后的脸部数据对脸部图片进行修改后,与背景图片进行合成。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背景图片的颜色信息,根据颜色信息修改脸部图片的颜色;
根据颜色信息对脸部图片与背景图片的交界处进行虚化处理。
进一步,所述脸部角度信息包括五官角度信息和基准点信息,所述根据脸部角度信息从人脸3D模型中获取对应的脸部数据这一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五官角度信息获取人脸3D模型的角度;
将基准点信息与该角度下人脸3D模型的基准点进行匹配,并获取对应的二维的脸部数据。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
一种虚拟人脸合成系统,包括:
分解模块,用于获取视频数据后,根据视频数据获取视频序列及每一帧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脉聚源(杭州)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脉聚源(杭州)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