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6778.9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蒲公英 红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其制备工艺为:鲜叶分筛→去杂、清洗、切段→揉捻→发酵→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由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进行加工成红茶,制备成药食兼备的健康代用茶饮;且原料取料简单,加工工艺操作方便,能够批量进行生产,同时改进蒲公英茶口感和汤色。适宜大多数食客的口感需求和健康饮食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生红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悠久;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但历史文献资料最早追溯至春秋),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
饮茶不仅能够提高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养生,茶作为兼备饮料和食疗功效的饮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且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效果。
因此,将蒲公英结合红茶制备工艺进行制备,能够得到一种改良蒲公英茶口感口味且达到兼备饮料和食疗功效的饮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味醇厚清甜、营养健康,可作为食疗兼备的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生蒲公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蒲公英杆和蒲公英叶;其制备工艺为:鲜叶分筛→去杂、清洗、切段→揉捻→发酵→干燥。
所述的鲜叶分筛为:
鲜叶标准:(1)特级:小叶未展无杆;(2)一级:小叶初展、小杆;(3)二级:叶杆已展或同等嫩度。
采摘时间:晴天,待露水干后采摘;一天中的采摘时间因季节而不同,时间最好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俗称“午青”叶,质量最好;上午9时以前采的茶叶称“早青”,质量次之:下午4时以后采的茶叶为“晚青”,质量较差。所以说选择晴天采的“午青”叶是加工制作高档生态茶的关键。春茶上午9~10点钟采摘的上午青,制茶品质好;夏秋茶下午3点后采摘的晚青制茶品质好。
储运要求:在采摘的过程中鲜叶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采下的鲜叶要放置在阴凉处并及时运送。在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应使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茶篮和竹筐装运,保持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堆放时不可重压,避免茶芽受损氧化,禁用编织袋装运鲜叶。
所述的去杂、清洗、切段加工为:将鲜叶滩开将次级叶条剔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人工或机械将茶叶切段。
所述的萎凋加工为:
严格控制萎凋车间的清洁度、风温和湿度,使车间内整洁、明亮,风温处于22~26℃,湿度保持在70%;萎凋时间控制在13~15小时;天气晴朗,气温在20℃以上时,不需加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低帧率模式驱动方法
- 下一篇:可穿戴通信装置及可穿戴装置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