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萜内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67420.8 申请日: 2019-11-25
公开(公告)号: CN111803487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2
发明(设计)人: 李慧琴;唐永鑫;刘科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365 分类号: A61K31/365;A61P37/02;A61P25/02;A61P2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银杏 内酯 制备 预防 治疗 综合征 药物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银杏萜内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公开了银杏萜内酯具有一定减轻EAN小鼠病情的作用,并且不同的银杏萜内酯单体化合物组合使用显示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公开了银杏萜内酯在临床上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症状,且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原料获取方式普遍,制备成本更低,病患治疗成本低,安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银杏萜内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trohl syndrome,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目前认为可由多种感染及非感染性因素触发,是目前常见的引起急性四肢瘫痪的常见原因之一。

目前认为,GBS主要是因感染性病原体触发的异常免疫反应,涉及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循环的T细胞被未知的抗原激活,这过程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s)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T细胞受体(TCR)和共同刺激信号来实现;这些活化的神经源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Th1、Th2和Th17以及分泌的免疫炎症因子通过受损的血液神经屏障(BNB)到达周围神经系统;Th1主要分泌TNF-α和IFN-γ激活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分泌NO、MMP和TNF-α,不但能损伤神经髓鞘和BNB,还能促进Th1的增殖;Th2主要分泌IL-4和6,促使B淋巴细胞活化,引起体液免疫;Th17主要分泌IL-17和IL-22,能加剧BNB损伤和周围神经炎。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通过APCs被未知的抗原活化,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活化的B细胞和抗体等通过受损的BNB到达周围神经系统;这些抗体能活化巨噬细胞,并能诱导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还能激活补体系统,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导致神经轴突和髓鞘的损伤。

早在1985年,临床研究就证实了PE(血浆置换)在GBS治疗中的作用,尤其是发病2周内不能行走患者,PE治疗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1992年,随机试验证实IVIG(静脉内免疫丙种球蛋白)对于GBS治疗有效;1993年,糖皮质激素对于GBS治疗无效,1997年IVIG+PE对于GBS治疗并不优于单纯IVIG;2004年,IVIG+激素对于GBS治疗并不优于单纯IVIG;2016年,新西兰SID-GBS对预后差GBS是否可从再次应用IVIG后获益进行研究,同样在TheInternational Guillain-BarréSyndrome Outcome Study多中心研究中包含此内容,期待结果发布;2017年,补体抑制剂(eculizumab)治疗GBS的小规模临床试验2期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开始,期待研究结果。

目前,针对于GBS有效的免疫治疗公认为PE和IVIG两种,PE可以去除血浆中的大分子颗粒,包括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和其他炎症物质,但其可能会致使血压变化、心律失常,使用中心导管和出血以及可能合并败血症;IVIG可使部分患者由急性期恢复,降低死亡率;但同时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亦存在多种副作用,经长期随访发现仍有部分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进一步探索GBS治疗新方法仍是神经病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银杏萜内酯是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药效成分,银杏萜内酯具有抗过敏、抗炎、抗休克、对缺血损伤的保护、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保护等功能(管孝鞠.银杏内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1995年第22卷第3期)。徐江平等报道了银杏内酯可降低麻醉犬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但是不影响心率及血压(徐江平等.银杏内酯对犬脑血流量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01-15)。目前未见银杏萜内酯或银杏提取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萜内酯的新用途,即银杏萜内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药物中的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