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迫击炮射击训练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7526.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2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康童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33/00 | 分类号: | F41A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迫击炮 射击 训练 模拟器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设计模拟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迫击炮射击训练模拟器,包括射击靶和模拟发射装置,所述射击靶包括靶板,所述靶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和位置感应板,所述位置感应板位于靶板朝向模拟发射装置的一侧,通过位置感应板的设置,能够对模拟发射弹冲击靶板的位置进行感应检测,能够将结果快速的传输到远程指挥端,效率较高;通过轴承底座、支撑轴、叉架、调节轴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对发射筒进行旋转和角度调整作用,较为节省使用者的体力;通过风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配合使用,能够对使用位置风力和靶板、发射筒之间的距离检测,从而方便设定发射筒的发射角度和发射液压缸的工作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计模拟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迫击炮射击训练模拟器。
背景技术
迫击炮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随步兵作战的一种有效的压制兵器,是步兵极为重要的常规兵器。如今,走过百年的迫击炮更像一个顽固的 老人,冷眼看待各种高新技术兵器争奇斗艳,而自己却静静地占据着陆军装备的一席之地。
迫击炮是对遮蔽目标实施曲射的一种火炮,多作为步兵营以下分队的压制武器。其最大本领是杀伤近距离或在山丘等障碍物后面的敌人,用来摧毁轻型工事或桥梁等,也可用于施放烟幕弹和照明弹。在海战中也被用来作为深水炸弹投掷器使用。
在训练时通常采用模拟器进行训练,现有的模拟器通常为电子式的,其训练效果不佳,真实性不强,对于对于环境的监测通常人工监测,这样容易出现差错,影响训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迫击炮射击训练模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训练时通常采用模拟器进行训练,现有的模拟器通常为电子式的,其训练效果不佳,真实性不强,对于对于环境的监测通常人工监测,这样容易出现差错,影响训练的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迫击炮射击训练模拟器,包括射击靶和模拟发射装置,所述射击靶包括靶板,所述靶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插接柱和位置感应板,所述位置感应板位于靶板朝向模拟发射装置的一侧,所述插接柱位于靶板背离模拟发射装置的一侧,所述模拟发射装置包括轴承底座,所述轴承底座的内部上侧纵向插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贯穿轴承底座并延伸至轴承底座的上侧,所述支撑轴的上端焊接有叉架,所述叉架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筒,所述发射筒的前后侧均连接有调节轴,所述叉架上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调节轴相适配的轴孔,所述调节轴通过轴承与轴孔连接,所述调节轴的外壁上套接有摩擦套环,所述摩擦套环支撑在叉架的内壁、发射筒的外壁之间,所述发射筒呈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状,所述发射筒内腔封闭的一端设置有发射机构,所述发射筒内腔设置有模拟发射弹,所述模拟发射弹支撑在发射机构上,所述发射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风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风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位置感应板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建立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显示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端与远程指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接柱的底端呈锥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靶板与插接柱之间通过可转动的转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位置感应板包括板体和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为均匀分布集成在板体上的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底座的侧壁底端焊接有支撑边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发射液压缸和发射推板,所述发射液压缸螺接在发射筒内壁上,所述发射推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发射液压缸的伸缩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位置感应板与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无线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无线传输采用wifi传输、 ZigBee传输或者GPRS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