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配电网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7677.3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哲;李兴建;王治国;唐俊;笃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苏捷;冷文燕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配电网 测试 方法 测试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测试方法,所述配电网包括多个配电网节点以及与所述每个配电对应的测试仪,所述测试仪连接对应的配电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所述多个配电网节点中当前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接收所述多个配电网节点中不同于所述当前配电网节点的其他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以及配电网网络架构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当前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所述其他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和所述配电网网络架构信息,计算并输出所述当前配电网节点的模拟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于配电网的测试仪。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配电网终端测试方法,降低了测试过程的复杂度,提升系统测试的整体效率,满足配电网系统测试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分布式配电网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电力系统的配电网,考虑负荷的重要性、投资规模等因素,有辐射型、单环网型、双环网型、N供一备型、花瓣型等多种接线方式。
辐射型接线简单、投资低、设备利用率高,但是只有一个电源点,在故障后,故障点和负荷被同时切除,造成了供电可靠性较低。单环网型、双环网型、N供一备型、花瓣型通过降低设备利用率,增加投资等方式,在配电线路故障或者检修时,负荷可以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重新连接到电源,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传统配电网故障切除后的运行方式切换,需要运行或者调度人员判断故障位置,通过手动操作或者遥控的方式,逐一改变不同配电网节点的开关,实现节点负荷重新连接到电源。
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实施,在配电网的开闭所/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等节点,安装部署了终端,通过装置间数据交互,实现故障隔离、故障解列、低频低压减载、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配网自愈等功能。在故障发生后,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将故障点切除,并逐步不同节点的负荷供电。
智能配电网的测试现状:首先,设计和计算测试用例,确认每个节点在正常潮流分布、故障状态、故障切除状态、供电恢复不同阶段的电压和电流的情况。其次,在配电网的不同节点,部署传统配电网终端测试仪,配置不同阶段下电压和电流的输出。然后,各个节点的测试人员相互交流,按照测试用例的顺序,操作测试仪按照配置输出不同阶段的电压和电流。目前的测试方式存在几个问题:每个配电网节点需要测试人员,人力投入较多;依靠测试人员的交流切换状态,时间同步的可靠性低,易造成测试失败;测试过程只能按照设计预案进行,调整测试用例不方便。
发明内容
从而,针对该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测试人力投入多、可靠性低以及不够灵活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测试方法,所述配电网包括多个配电网节点以及与每个所述节点对应的测试仪,所述测试仪连接对应的配电网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多个配电网节点中当前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
接收所述多个配电网节点中不同于所述当前配电网节点的其他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以及配电网网络架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当前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所述其他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和所述配电网网络架构信息,计算并输出所述当前配电网节点的模拟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配电网的测试仪,所述配电网包括多个节点以及与每个所述节点对应的测试仪,所示测试仪连接对应的配电网终端,所述测试仪包括:
开关量接口,用于采集相应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
通信接口,用于发送所述相应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并接收其他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以及配电网网络架构信息;
计算模块,基于所述相应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所述其他配电网节点的断路器位置信息和所述配电网网络架构信息,计算所述相应配电网节点的模拟量;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