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输送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8318.X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青华;刘洪军;王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达微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47/22;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生产 输送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输送机构,包括轴承圈输送箱,轴承圈输送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轴承圈输送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升降台,螺旋升降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轴承圈相适配的轴承圈排列管,且轴承圈排列管的底部与轴承圈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轴承圈输送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轴承圈传送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轴承圈排列管远离螺旋升降台一端的内底壁开设有与轴承圈相适配的轴承圈出口。该轴承生产用轴承圈输送机构,通过限制轴承圈位置空间的方法,解决了轴承圈难以有规则,有顺序的排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作用,究其作用来讲应该是支撑,即字面解释用来承轴的,但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撑其实质就是能够承担径向载荷,也可以理解为它是用来固定轴的,轴承快易优自动化选型有收录,就是固定轴使其只能实现转动,而控制其轴向和径向的移动,电机没有轴承的话根本就不能工作,因为轴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而电机工作时要求轴只能作转动,从理论上来讲不可能实现传动的作用,不仅如此,轴承还会影响传动,为了降低这个影响在高速轴的轴承上必须实现良好的润滑,有的轴承本身已经有润滑,叫做预润滑轴承,而大多数的轴承必须有润滑油,负责在高速运转时,由于摩擦不仅会增加能耗,更可怕的是很容易损坏轴承。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有种叫滑动轴承的东西。
一件公开号为CN 204643011 U的专利提到了利用到轴承套圈的特性,利用重力原理输送的技术,我对该重力原理输送技术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该技术在输送过程中轴承圈的位置难以有规则,有顺序的排列,为下一道制作工序增加麻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输送机构,解决输送过程中轴承圈难以有规则,有顺序的排列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于生产用轴承圈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圈输送箱,轴承圈输送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盘,轴承圈输送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升降台,且螺旋升降台位于旋转盘的上部,螺旋升降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轴承圈相适配的轴承圈排列管,且轴承圈排列管的底部与轴承圈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轴承圈输送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轴承圈传送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轴承圈排列管远离螺旋升降台一端的内底壁开设有与轴承圈相适配的轴承圈出口,轴承圈出口的内圈设有与轴承内圈相适配的串杆,串杆远离轴承圈出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圈传送台。
轴承圈传送台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连接板,每组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和轴承圈传送台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传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轴承圈输送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支撑腿,且每个支撑腿分别位于轴承圈输送箱的四角,可以有效的防止轴承圈输送箱接触地面,防止损坏机器零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轴承圈输送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尺寸值与轴承圈输送箱相适配,可以有效的防止轴承圈掉落到轴承圈输送箱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轴承圈输送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且第二拨片位于螺旋升降台的上方,可以拨落轴承圈,可以有效的防止轴承圈在螺旋升降台上过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轴承圈输送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且第一拨片位于螺旋升降台的上方,可以有效的将立起来的轴承圈拨到,防止进入轴承圈排列管后发生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达微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达微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8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