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8519.X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凯;袁钤亚;刘军超;范昌改;李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器用 接线 端子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及其制作方法。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包括用于与变压器内部的导电体电连接的内连接部、用于与变压器外部的导电体电连接的外连接部、连接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的导电杆、设置在导电杆上的绝缘件,导电杆与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用于在温度变化时起缓冲作用以避免绝缘件和导电杆之间产生间隙;导电杆与缓冲层之间、缓冲层与绝缘件之间通过粘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制作方法为在导电杆上设置缓冲层,在缓冲层上设置绝缘件,导向杆与缓冲层之间、缓冲层与绝缘件之间均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绝缘件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发生开裂而使变压器出现漏油渗油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的接线端子包括用于连接变压器内部导体的内连接部、连接变压器外部导体的外连接部、设置在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之间且与两连接部连接的导电杆、设置在导电杆上的绝缘件。其中,内连接部上设有与变压器内部导体连接的内部导体连接孔,外连接部上设有与变压器外部导体连接的外部导体连接孔,导电杆的外壁上设有螺纹。目前,绝缘件常通过环氧树脂注射成型的生产方式成型在导电杆上,由于部分嵌入到导电杆上的螺纹槽中,能够避免绝缘件从导电杆上滑落。
上述接线端子应用在油浸式变压器上时,装配在变压器的箱壁上,其中,内连接部浸泡在变压器油内并与变压器内部线圈连接,外连接部与变压器外部的导电体连接,绝缘件穿过箱壁而将导电杆与油浸式变压器的箱壁相对固定并且绝缘件与箱壁开口处密封配合。当油浸式变压器设置在寒冷地区时,由于低温的影响,采用环氧树脂注射成型的绝缘件便会产生收缩,而导电杆为金属材质,具有较大刚性而收缩率较小,这样的话,绝缘件在收缩时便会被导电杆抑制,容易导致绝缘件开裂,使绝缘件和导电杆之间产生间隙,变压器油便会从该间隙中渗漏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用接线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接线端子在低温环境下,其上的绝缘件容易开裂而使变压器出现漏油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用接线端子上的绝缘件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变压器用接线端子的技术方案是:
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包括:
内连接部,用于与变压器内部的导电体电连接;
外连接部,用于与变压器外部的导电体电连接;
导电杆,导电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连接;
绝缘件,设置在导电杆上;
缓冲层,设置在绝缘件与导电杆之间,起缓冲作用以补偿绝缘件与导电杆之间的热胀冷缩差值;
导电杆与缓冲层之间、缓冲层与绝缘件之间通过粘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变压器用接线端子在绝缘件与导电杆之间设置缓冲层,在低温下,即使绝缘件和导电杆因材质不同而导致在温度变化时的收缩率不同,在缓冲层的缓冲作用下,能够补偿绝缘件与导电杆之间的热胀冷缩差值,避免绝缘件在收缩时被导电杆抑制,从而避免发生绝缘件开裂的现象,从而使绝缘件和导电杆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另外,导电杆、缓冲层和绝缘件通过粘接的形式连接,能够实现三者之间的稳定装配,保证绝缘件的良好密封效果,避免出现变压器渗油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硅橡胶缓冲层。
有益效果:硅橡胶在低温和高温的环境下性能优异,具有耐油的性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硅橡胶缓冲层的厚度范围为1mm~5mm。
有益效果:便于制作,能够有效避免不同材质收缩率的不同而引起的导电杆与绝缘件之间的间隙,同时能够有效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变压器渗油漏油。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采用模塑料压制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8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