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8777.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孙晓迈;王磊;杨帆;朱兴礼;王博木;张辛;田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5/00;G01N3/08;G01N3/06;E01D21/00;E04G11/48;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应变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采用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系统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
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
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
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
还包括:多个跨面;每个跨面设有现浇梁支撑,跨面与跨面之间连接有墩柱;
现浇支架分别支撑跨面,现浇梁以及墩柱;
支撑在墩柱处的现浇支架的杆件上安装至少四个表面应变计;
支撑在现浇梁处的现浇支架的杆件上安装至少六个表面应变计,且表面应变计沿着现浇梁的横轴线均匀布设;
每个跨面设置多个现浇梁,在每个跨面的至少两处现浇梁现浇支架设置表面应变计;
云数据处理平台配置有多个通信通道,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每个通信通道配置有通道标记;
每个通信通道对应连接一个表面应变计;表面应变计的通信地址与通道标记相互匹配;
数据显示模块配置有应变变化坐标系;应变变化坐标系的X轴为应变变化时间轴,Y轴为应变变化参数轴;
在应变变化坐标系中配置多条应变变化曲线,每条曲线对应一个通信通道;
云数据处理平台还配置用户登录操作端口,二维码登录操作端口,被监测物选择操作端口,报警统计显示端,应变阈值的上下限值显示端,通信通道切换控制端口以及用户信息配置操作端口;
方法包括:
预设安装表面应变计的位置;
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现浇支架杆件进行处理,处理后安装表面应变计;
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位置进行标记;
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杆件表面进行打磨,除去杆件表面油漆污渍,使表面应变计与杆件粘贴;
调整表面应变计的位置使之满足计量要求,分别在表面应变计和杆件表面涂抹粘胶,或采用焊接方式,或采用卡扣方式将表面应变计固设在杆件表面;
将每个表面应变计分别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连接;
将动静态应变采集仪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
接通电源,调试每个通信通道能否正常工作;
配置平衡初始数,若初始数据不是零,将初始数据调整为基点;
根据监测控制指令,对杆件进行应变数据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
现浇支架的杆件在预压过程中,实时监测预压数据,并在预压力达到预设值的60%、80%以及100%的三个预设值时停留预设时长,进行监控,判断是否超阈值;
动静态应变采集仪实时将应变数据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显示模块显示的应变数据变化;监控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实时获取监测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87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