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通器防溢流插接结构及该连通器的组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9361.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孙伟;崔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正大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3/00 | 分类号: | B67D3/00;F16K17/36;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通器 溢流 插接 结构 组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通器防溢流插接结构及该连通器的组成方法,其中,连通器防溢流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容器,在第一容器上方设有两个第二容器;在第一容器上对应第二容器的位置均开设有插接口,在第二容器上设有插接阀,插接阀插接在插接口中并与其密封连接;在第一容器中设有一翘杆,翘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第一容器内,翘杆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第二容器上插接阀设置的开关针上。若干个副容器通过插接阀插接在主容器上,可快速形成连通器结构;在主容器中设置触点,使得副容器依次插接在主容器上时,插接阀不依次导通,只有当所有插接阀均插接在插接口上时,在触点的作用下插接阀全部导通,从而防止在主容器上安装副容器时,主容器上的插接口溢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通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通器防溢流插接结构及该连通器的组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连通器,是液面以下相互连通的两个或几个容器。盛有相同液体、液面上压力相等的连通器,其液面高度相等。连通器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水渠的过路涵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等都是连通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连通器原理在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各种液面计(水位计、油位计等),水银真空计,液柱式风压表,差压计,煤气漏气的检测装置等,都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目前需要一种连通器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容器,在第一容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一个第二容器,第二容器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容器上,由于两个第二容器需要依次插接在第一容器上,故,需要设计一种结构,只有当两个第二容器都插接在第一容器时,三个容器才能相通,避免一个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相通时,该第二容器中的液体从第一容器一端插接口进入后从其另一端插接口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通器防溢流插接结构及该连通器的组成方法。
一种连通器防溢流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上方设有两个第二容器;在所述第一容器上对应所述第二容器的位置均开设有插接口,在所述第二容器上设有插接阀,所述插接阀插接在所述插接口中并与其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容器中设有一翘杆,所述翘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所述翘杆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两个第二容器上插接阀设置的开关针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先在第一容器的插接口上插接一个第二容器,该第二容器上插接阀的开关针接触翘杆一端,并使翘杆一端向下摆动;而后,在第一容器的插接口上插接另一个第二容器,该第二容器上插接阀的开关针接触翘杆的另一端并使翘杆该端端部向下摆动,两个第二容器上插接阀的开关针同时对翘杆两端施加作用力时,在翘杆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翘杆两端分别推动开关针,并在翘杆达到平衡后打开两个第二容器上插接阀,使这两个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相通并形成连通器。
进一步为:所述第一容器为水平设置的条形结构,所述两个第二容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两端端部。所述翘杆沿所述第一容器的长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容器的中部,所述翘杆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内壁上。
进一步为:所述第二容器为液体箱,在所述液体箱上部设有提手和进液口,并在该进液口上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单向通气阀;在所述第一容器下部设有出液口。第一容器出液时,使得两个第二容器中的液体面保持平衡,保证本发明重心的稳定性。
一种连通器的组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主容器上方设置有至少两个副容器,在所述主容器上对应所述副容器的位置开设有插接口;在所述副容器上对应所述插接口的位置安装有插接阀,所述插接阀插接在与其相应的插接口中并与之密封连接;
在所述主容器中对应所述插接阀的位置均设有触点,所述插接阀设置开关针与所述触点联动;当所述插接阀均插接在所述插接口上时,所述触点触发所述开关针并导通插接阀,使所述副容器与所述主容器导通形成连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正大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正大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93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