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培育过程中的污染防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9415.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方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叶福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22;A01G18/30;A01G18/40;A01G18/5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培育 过程 中的 污染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香菇培育过程中的污染防控方法,具体涉及香菇培育领域,具体防控步骤如下:S1、香菇培养基材料准备;S2、香菇培养基整形;S3、香菇接种;S4、香菇养殖;S5、后续种植的香菇培养基制备。本发明采用木屑、槐豆荚、豆衣、玉米芯、甘薯渣、大麦草、豆饼渣和腐殖酸制备培养基,使用由丝瓜络制成的承载筒承载培养基,接种后置于竹筒内的黑暗环境中培养菌丝,最后去除竹筒,使其转入大棚中培育,后续采摘后,将带有香菇根、培养基材和丝瓜络的整个培养基继续堆肥,整个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以及香菇的培育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的废料,并且采用的都是纯天然的材料,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香菇培育领域,具体涉及香菇培育过程中的污染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冬菇、香蕈、北菇、厚菇、薄菇、花菇、椎茸,是一种食药兼用菌的食用真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抗肿瘤、降血压等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而我们是世界上香菇生产的第一大国,香菇的栽培技术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断木栽培法;至70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
而目前的香菇种植所用的栽培袋一般为聚乙烯(PE)塑料栽培袋,包裹培养基接种后还需要再套一个塑料袋,有的培养基成分中含有的污染环境的材料,长时间培养香菇后,由于培养量较大,大量的培养袋和培养基更换后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香菇培育过程中的污染防控方法,通过采用木屑、槐豆荚、豆衣、玉米芯、甘薯渣、大麦草、豆饼渣和腐殖酸制备培养基,使用由丝瓜络制成的承载筒承载培养基,接种后置于竹筒内的黑暗环境中培养菌丝,最后去除竹筒,使其转入大棚中培育,后续采摘后,将带有香菇根、培养基材和丝瓜络的整个培养基继续堆肥,整个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以及香菇的培育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的废料,并且采用的都是纯天然的材料,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的污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塑料袋等制备培养基导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香菇培育过程中的污染防控方法,具体防控步骤如下:
S1、香菇培养基材料准备:首先(按重量份数计)准备木屑60-70份、槐豆荚5-10份、豆衣3-5份、玉米芯5-10份、甘薯渣5-10份、大麦草3-5份、豆饼渣5-10份和腐殖酸1-3份,将槐豆荚、玉米芯和大麦草经粉碎机粉碎,并与木屑、豆衣、甘薯渣、豆饼渣、腐殖酸和水搅拌混合均匀;
S2、香菇培养基整形:将混合均匀的培养基原料堆成堆,进行堆肥发酵,并采用常压灭菌法对堆肥进行灭菌,后冷却至常温,灭菌后的堆肥制成圆柱状;
S3、香菇接种:采用丝瓜络制成圆筒状的承载筒,将灭菌后的圆柱状堆肥塞入承载筒内,开口端扎紧固定形成培养基,再在灭菌过的接种箱内,采用打孔接种,在每个承载筒的侧壁上接种,接种后在承载筒外部套设一个竹筒,并将竹筒两端使用竹塞封闭;
S4、香菇养殖:接种后的竹筒放置在室内养菌,待菌丝长满后,将竹筒去除,并将整个承载筒及其内部的培养基和菌丝移至大棚长菇,待香菇菌盖展开并变色后进行采摘;
S5、后续种植的香菇培养基制备:将采摘后剩余的培养基和承载筒粉碎,返回到步骤S2中继续作为堆肥原料制备培养基,后续的香菇培养基均采用此种基材进行制备,并且拆掉的竹筒和竹塞能够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香菇培养基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木屑65份、槐豆荚7份、豆衣4份、玉米芯7份、甘薯渣7份、大麦草4份、豆饼渣7份和腐殖酸2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采用的木屑具体为干燥、无霉变、无杂质的阔叶树硬杂木木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采用的豆衣具体为发豆芽后脱落的带水豆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叶福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叶福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9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控丝光沸石分子筛形貌的绿色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杀虫光控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