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9940.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邵惠锋;贺永;傅建中;龚友平;刘海强;陈慧鹏;李文欣;陈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20 | 分类号: | C04B35/20;C04B35/622;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强度 降解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棒材采用钙镁硅酸盐经生物墨水制备、冷冻干燥定型、高温烧结而成,棒材笔直,由圆柱段和过渡段组成,圆柱段笔直,截面均匀,过渡段为圆台。棒材有高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棒材在体内可持续吸收,且吸收降解过程有磷酸盐层生成,有利于骨传导。本发明高强度可降解棒材的变截面设计,大大减轻了棒材的重量,减少了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器械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髓内钉是治疗直形骨折和具有轻微弧度骨折的良好方法。当前临床应用的髓内钉主要由不锈钢、钛合金制成,这些合金的力学强度与人体骨不匹配,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使得骨折愈合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同时,这类髓内钉植入到体内后会缓慢释放毒性离子或粒子,引发慢性炎症,导致不易痊愈,生物活性差。此外,这类髓内钉在体内不会降解,需要二次手术将其取出,这会引起并发症,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可吸收髓内钉可解决上述部分问题,但目前临床可吸收器械基本是聚合物材料制造,如聚乳酸、聚乙烯醇、壳聚糖等,强高低,力学性能难以满足要求,吸收过程产生的酸性物质也会引起排异反应。而且,目前制造的髓内钉结构单一,截面尺寸相同,但根据受力分析知道,髓内钉在体内时,各个位置的力是不同的,因此如果能根据受力情况,制造相应的髓内钉,就可以大大减轻髓内钉的重量,同时又能满足力学要求。
因此,需要制造一种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的生物活性髓内钉植入物,随着骨头的愈合,该植入物在体内逐渐降解,无毒,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头愈合,同时该植入物重量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所述棒材笔直,由2部分组成,为圆柱段和过渡段,所述圆柱段笔直,截面均匀,所述过渡段为圆台,采用生物活性材料制成。所述生物活性材料是钙镁硅酸盐,镁在钙镁硅酸盐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22~3.2%。通过化学沉淀法在制备硅酸钙粉体时,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镁离子水溶液,用镁替代钙,最后得到钙镁硅酸盐。
优选的,所述的圆柱段可以是2个或者更多,圆柱段可以2个或者更多不同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过渡段轴向长度为0.5-4mm,圆台小圆直径为大圆直径的1/4~7/8。
优选的,本发明涉及上述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材料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Surfynol和去离子水均匀混合,得到分散均匀的生物墨水。
2)根据材料的收缩率计算得到毛坯棒材每个部分的尺寸,定做相应的外轮廓,然后将各个外轮廓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外模具。
3)把步骤1)中的生物墨水慢慢注入到外模具中,然后冷冻2-24小时。
4)把冷冻后的样品冷冻干燥,脱模后得到棒材毛坯。
5)将棒材毛坯放到高温炉中高温煅烧,冷却后得到变截面高强度可降解棒材。
优选的,聚乙烯醇的浓度为4%~18%,生物墨水中所有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5~63%的生物材料、1~4%的聚乙烯醇、0.4~1%的聚丙烯酸、0.4~1%的Surfynol,剩余量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的外轮廓可以相互之间按需求随意组合,内部空心,内壁光滑,样品冷冻干燥完后,能够使外轮廓与生物墨水分离,可以是玻璃管,石英管等。
进一步的,所述外轮廓的壁厚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9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