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式流体机械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0130.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森英文;铃木润也;冈崎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F04D29/053 | 分类号: | F04D29/053;F04D29/056;F04D2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流体 机械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涡轮式流体机械,具有: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叶轮室和收容马达的马达室;
收容于所述叶轮室的叶轮,所述叶轮构成为通过所述马达的旋转来压送流体;
在轴向延伸的轴,所述轴连结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以及
在所述外壳内将所述轴能旋转地支承的第1径向箔片轴承和第2径向箔片轴承;
所述马达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定子和在所述定子的内周侧旋转的转子;
所述转子具有所述轴向上的第1端部、所述轴向上的第2端部、以及从所述第1端部延伸到所述第2端部的筒状的外周部;
所述轴包括:
构成所述第1径向箔片轴承的一部分的第1内轮,所述第1内轮作为所述轴的一部分而与该轴一体地形成;以及
构成所述第2径向箔片轴承的一部分的第2内轮,所述第2内轮与所述轴分体地形成;
所述第1内轮具有与所述转子的所述第1端部相对向的第1对向端部;
所述第2内轮具有与所述转子的所述第2端部相对向的第2对向端部;
所述第2对向端部以在所述第2对向端部与所述第1对向端部之间夹着所述转子而对所述转子在所述轴向赋予预载荷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式流体机械,
所述第2内轮被压入所述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式流体机械,
所述第2内轮被热装于所述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式流体机械,
所述轴在外周面具有阳螺纹;
所述第2内轮在内周面具有阴螺纹;
所述轴的所述阳螺纹螺纹结合于所述第2内轮的所述阴螺纹。
5.一种涡轮式流体机械的制造方法,所述涡轮式流体机械具有: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叶轮室和收容马达的马达室;
收容于所述叶轮室的叶轮,所述叶轮构成为通过所述马达的旋转来压送流体;
在轴向延伸的轴,所述轴连结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以及
在所述外壳内将所述轴能旋转地支承的第1径向箔片轴承和第2径向箔片轴承;
所述马达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定子和在所述定子的内周侧旋转的转子;
所述转子具有所述轴向上的第1端部、所述轴向上的第2端部、以及从所述第1端部延伸到所述第2端部的筒状的外周部;
所述轴包括:
构成所述第1径向箔片轴承的一部分的第1内轮,所述第1内轮作为所述轴的一部分而一体地形成;以及
构成所述第2径向箔片轴承的一部分的第2内轮,所述第2内轮与所述轴分体地形成;
所述第1内轮具有与所述转子的所述第1端部相对向的第1对向端部;
所述第2内轮具有与所述转子的所述第2端部相对向的第2对向端部;
所述第2对向端部以在所述第2对向端部与所述第1对向端部之间夹着所述转子而对所述转子在所述轴向赋予预载荷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轴;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从轴坯件形成所述轴;
在所述轴的外周面安装所述转子;以及
一边由所述第1内轮和所述第2内轮对所述转子在所述轴向加压、一边将所述第2内轮固定于所述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轮式流体机械的制造方法,
将所述第2内轮固定于所述轴包括将比所述轴高温的所述第2内轮嵌合于所述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轮式流体机械的制造方法,
将所述第2内轮固定于所述轴包括:
在所述轴形成加压用阴螺纹;
在所述轴的外周面安装所述转子;
使所述第2内轮成为比所述轴高温;以及
随着将螺纹部件的加压用阳螺纹螺纹固定于所述加压用阴螺纹,由所述螺纹部件按压的按压部件使比所述轴高温的所述第2内轮和所述转子朝向所述第1内轮在所述轴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1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