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0313.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刘杰;刘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刚 |
主分类号: | C07K5/078 | 分类号: | C07K5/078;C07K1/20;C12P21/02;A61K38/05;A61K36/815;A61P39/00;A23L33/00;C12R1/23;C12R1/225;A61K35/745;A61K35/74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中药 益生菌 发酵 产物 及其 制备 具有 疲劳 作用 药物 保健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化合物、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的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包含式(Ⅰ)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取中药原料用益生菌进行发酵,得发酵液;(2)将发酵液进行干燥后即得所述的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步骤(1)中所述的中药原料为包含龙眼肉、党参、黄芪、当归、枸杞子、金银花和白术的中药原料。本发明所述的式(Ⅰ)化合物以及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具有优异的抗疲劳作用;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和保健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疲劳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疲劳又称疲乏,是主观上一种疲乏无力的不适感觉。是指“在生理过程中机体不能持续维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生理活动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是种普遍的医学和神经学上的症状,很多疾病都可引起疲劳,不同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疲劳。具体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肉中。
根据疲劳的发生机制,疲劳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中枢疲劳,外周疲劳,脊椎疲劳,突触疲劳,运动终板疲劳和肌肉疲惫。疲劳实际上是防止机体发生威胁生命的过度机能衰竭而产生的一种保护反应。疲劳是机体内许多生理生化变化的综合反应,疲劳时肌肉pH值下降,血糖降低,糖原减少,大脑内ATP、磷酸肌酸(CP)明显降低,γ-氨基丁酸(7-GABA)明显升高,组织中的酶活性降低等。这些变化既是机体机能活动持续进行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若疲劳不及时清除,将会逐渐积累,最终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调节失常,甚至出现器质性病变,成为破坏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疲劳产生部位以及代谢产物因素方面,关于疲劳存在以下几种假说:“能源耗竭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氧自由基脂质-脂质过氧化学说”、“内分泌机能失调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高压的学业、频繁的加班、睡眠严重不足以及家庭压力都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困扰。产业的升级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同时,往往在无形中增加了全社会的压力,更容易激发各种疲劳症状,若不及时缓解疲劳,则会产生各种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补充具有抗疲劳功效的保健品和药品来调节身体的生理状态,缓解疲劳症状。一般的抗疲劳药物通过机体提供能量,加速代谢产物的清楚速率,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加机体免疫力或直接刺激神经系统达到抗疲劳的效果。
益生菌是通过定制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益生菌抗疲劳作用可表现在:维持人体的血糖水平的稳定,降低血尿素浓度,减少乳酸堆积,由文献可知,益生菌对增强人体的抗疲劳能力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如何制备高效的抗疲劳药物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医认为,疲劳的形成与人体的五脏机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如四肢无力多与脾胃有关,腰酸腿软多与肾脏有关,气力不足多与肺脏有关,头脑不清多与心脏有关,不耐疲劳多与肝脏有关。因此古人把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壮则元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能增强抗疲劳的能力,提高防病抗病的免疫力。通过中药来调理机体,增强抗疲劳能力,越来越得到现代人的青睐。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新化合物,经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新化合物具有抗疲劳作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该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同样具有抗疲劳作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新化合物和中药益生菌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发明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式(Ⅰ)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刚,未经刘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