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0426.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冉兆福;罗玉;郭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徽源电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线杆 安装 辅助 周转 装置 | ||
1.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包括第一L型支撑架(4)、第二L型支撑架(1)、调节机构(3)和支撑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有内腔为中空结构的中空调节横梁(31),所述第一L型支撑架(4)与第二L型支撑架(1)左右相对,且中空调节横梁(3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L型支撑架(4)与第二L型支撑架(1)相对侧壁顶端固定焊接,所述中空调节横梁(31)的内腔轴向转动插接有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的右端转动贯穿中空调节横梁(31)右端侧壁和第二L型支撑架(1)侧壁,且延伸至第二L型支撑架(1)的右侧,所述调节杆(32)外壁固定套接有两个均位于中空调节横梁(31)内腔的第一伞齿轮(35),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有两根吊杆(55)、两个螺纹套筒(52)和两个支撑板(51),两根所述吊杆(55)的顶端转动贯穿中空调节横梁(31)的底端面左右两侧,且延长至中空调节横梁(31)的内腔,两根所述吊杆(55)的顶端均固定套接有第二伞齿轮(56),两个所述第二伞齿轮(56)分别与两个第一伞齿轮(35)相互垂直,且相互啮合,两个螺纹套筒(52)轴向均开设有螺纹孔(57),且两个螺纹套筒(52)的底端开设有与螺纹孔(57)内腔连通的矩形缺口(58),两根所述吊杆(55)的底端外壁设有外螺纹,且通过外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52)的螺纹孔(57)内腔转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支撑架(4)与第二L型支撑架(1)的底端面前后两侧均转动设有万向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支撑架(4)与第二L型支撑架(1)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设有把手(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32)的右端固定焊接有位于第二L型支撑架(1)右侧的转盘(34),所述转盘(34)的右端面边缘位置轴向焊接有辅助杆(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51)的后端左右两侧侧壁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52)底端的矩形缺口(58)内腔前侧左右两侧侧壁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51)的后端面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52)的后端面齐平,每个所述支撑板(51)的上端面与每个矩形缺口(58)内腔顶端面之间的间隙为3cm,且底端面与每个螺纹套筒(52)的底端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套筒(52)相对侧壁中段位置之间设有加强横梁(54),两个所述支撑板(51)相对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根均匀间隔分布的加强连杆(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杆安装用辅助周转装置,其使用方法为:
S1.根据预制电线杆的长度来预设第一L型支撑架(4)与第二L型支撑架(1)之间的间隙,保证第一L型支撑架(4)与第二L型支撑架(1)之间的间隙能够容纳电线杆的长度,方能进行电线杆的周转作业;
S2.推动着整体结构移动至电线杆堆放地,并尽量保证整体结构与待周转的电线杆轴向方向平行,然后通过手动转动调节杆(32),通过调节杆(32)带动两个第一伞齿轮(35)同步转动,两个第一伞齿轮(35)同步带动两个第二伞齿轮(56)转动,使得两根吊杆(55)跟随两个第二伞齿轮(56)同步转动,使得两根吊杆(55)的底端通过外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52)的螺纹孔(57)内腔正转,即可使得两个螺纹套筒(52)分别沿着两根吊杆(55)向下调节,两个支撑板(51)跟随两个螺纹套筒(52)的下移而下移,直至两个支撑板(51)即将与地面贴合即可停止调节,然后整体结构通过万向轮(6)横向向电线杆位置靠近,直至两个支撑板(51)将整个电线杆抄起;
S3.反向转动调节杆(32),两个第一伞齿轮(35)同步带动两个第二伞齿轮(56)反向转动,使得两根吊杆(55)跟随两个第二伞齿轮(56)同步反向转动,使得两根吊杆(55)的底端通过外螺纹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52)的螺纹孔(57)内腔反转,即可使得两个螺纹套筒(52)分别沿着两根吊杆(55)向上调节,两个支撑板(51)跟随两个螺纹套筒(52)的上移而上移,即可将电线杆吊起,移动整体结构即可实现对电线杆的周转搬运;
S4.通过将两个支撑板(51)的后端面分别与两个螺纹套筒(52)的后端面齐平,每个支撑板(51)的上端面与每个矩形缺口(58)内腔顶端面之间的间隙为3cm,且底端面与每个螺纹套筒(52)的底端面齐平,这样在两个螺纹套筒(52)同步上移的过程中,一旦两根吊杆(55)的底端触碰到两个所述支撑板(51)的顶端面,即可将两个支撑板(51)围绕铰接点转动,使得两个支撑板(51)的尖端向上翘起,这样保证在对电线杆进行周转的过程中,防止电线杆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徽源电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徽源电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