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线型切割索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71117.5 申请日: 2019-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0790622B 公开(公告)日: 2021-05-11
发明(设计)人: 袁俊明;陈卓;于雁武;李福华;林长江;刘玉存;荆苏明;罗凯;田秀琦;张峰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北大学;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6B25/34 分类号: C06B25/34;C06B23/00;C06B21/00;C06D5/00;C08L83/04;C08K5/5419;C08K5/12;C08K5/11
代理公司: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李毅
地址: 030051***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柔性 线型 切割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线型切割索的制备方法,是以硫化剂硫化固化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制备出切割索外壳,填入炸药和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并压制聚能凹槽,以硫化剂硫化固化制备带有聚能凹槽的切割索药条,再将金属粉与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混合填入切割索药条的聚能凹槽中,在硫化剂的硫化固化作用下压制形成聚能罩。本发明制备柔性线型切割索的聚能罩不仅具有很好的柔性,而且与切割索药条紧密结合,使得切割索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弯曲性能,爆炸切割能力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炸切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型聚能切割索,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的柔性和爆炸切割能力的柔性线型切割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爆炸聚能切割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爆炸切割技术。其采用成型聚能装药技术,利用炸药爆炸形成的压力压垮聚能罩形成高速线型射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切割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为了使切割索在爆炸切割过程中能够形成稳定的金属射流,要求切割索的聚能罩具有密度高、声速快且不易气化的特点。因此,现有的常规聚能切割索多采用紫铜作为聚能罩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线型聚能切割索切割出不同形状的切口,这就需要切割索具有一定的弯曲性能。目前国内外采用纯铝、铅、铅锑合金、铅锌合金等柔性金属材料制备柔性聚能切割索。

王爱等(柔性切割索的研制[J]. 采矿技术, 2013, 13(05): 76-77.)通过拉拔和滚压工艺,以纯铝半圆管制备具有聚能凹槽的聚能罩和切割索外壳,然后再在填充炸药制备出柔性聚能切割索。黄寅生等(简易柔性切割索的制作及爆炸切割金属板试验[A].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 爆破器材杂志编辑部, 2004: 4.)采用铅锑合金制备柔性切割索。

用纯铝制作切割索工艺繁琐,切割能力弱,无法满足切割索广阔的应用空间。铅质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且密度较高,但是在爆炸切割过程中容易出现气化现象,影响其切割能力。而且,使用这类软质金属制备的柔性切割索无法进行多次弯曲,否则会出现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线型切割索的制备方法,以通过新的工艺条件和材料制备一种兼具良好柔性和爆炸切割能力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快速弯曲成所需要的切割形状的柔性线型切割索。

本发明是按照以下制备过程来制备所述柔性线型切割索的。

以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为原料: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87.5~92.5wt%,硫化剂正硅酸乙酯2.8~8.5wt%,增塑剂1.26~4.84wt%,有机锡催化剂0.02~0.8wt%,将所述原料混合形成粘稠状的混合体,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常温下固化得到具有“凵”型结构的切割索外壳。

按照炸药粉体60~85wt%,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13.5~36wt%,硫化剂正硅酸乙酯0.9~2.4wt%,增塑剂0.49~1.3wt%,有机锡催化剂0.1~0.3wt%的重量百分含量,将所述原料混合形成粘稠状的混合体,倒入“凵”型结构的切割索外壳内,以表面带有突出部分的压板压制成型,常温下固化得到填充在切割索外壳内的切割索药条,所述切割索药条的表面被带有突出部分的压板挤压形成聚能凹槽。

将金属粉75~97wt%,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2.7~22.5wt%,硫化剂正硅酸乙酯0.18~1.5wt%,增塑剂0.1~0.8wt%,有机锡催化剂0.02~0.2wt%混合形成粘稠状的混合体,倒入切割索药条的聚能凹槽中,以表面带有突出部分的压板压制成型,常温下固化得到具有聚能凹槽形状的聚能罩。

所述聚能罩与切割索外壳形成一体结构,将切割索药条封闭在其构成的空间内,脱模后制备得到柔性线型切割索。

其中,所述的双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是一种常见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其生胶通常是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简称RTV-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北大学;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