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高抗拉电解铜箔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1583.3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于君杰;唐海峰;周建华;李帅;张小龙;闫瑞刚;刘诗涛;戴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亮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加剂 电解液 制备 硫脲类化合物 羟乙基纤维素 电解液过滤 电解铜箔 电解槽 光亮剂 氯离子 整平剂 锂电池 高抗 铜箔 锂电 电解 送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高抗拉电解铜箔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电解液;步骤二: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添加剂包含羟乙基纤维素、整平剂、光亮剂、硫脲类化合物和氯离子;步骤三:将加入添加剂的电解液过滤并送入电解槽进行电解生箔。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锂电铜箔的抗拉强度提高了一大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铜箔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锂电池用高抗拉电解铜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高抗拉成为锂电铜箔的主要发展方向。现有技术的锂电铜箔主要是采用羟乙基纤维素、光亮剂(聚二硫二丙磺酸钠或3-巯基-1-丙烷磺酸钠)、胶原蛋白等添加剂生产的;其规格范围在6~10μm,抗拉强度在320MPa以上、450MPa以下。然而随着锂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现有技术制备的锂电铜箔的抗拉强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技术工艺方法上进行改进从而得到更高的抗拉强度的锂电铜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用高抗拉电解铜箔制备方法,生产的锂电铜箔抗拉强度在500MPa以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用高抗拉电解铜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电解液;
步骤二: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添加剂包含羟乙基纤维素、整平剂、光亮剂、硫脲类化合物和氯离子;
步骤三:将加入添加剂的电解液过滤并送入电解槽进行电解生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具体为将铜料在溶铜罐中经过吹风氧化处理后,与45-60℃稀硫酸溶液进行反应成为硫酸铜溶液,再经硅藻土、活性炭、除油过滤袋过滤,并采用板式换热器将温度调节至45-55℃,制备出纯度较高的电解液。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中铜离子含量75~100g/L,硫酸含量80-130g/L,浴温45~55℃,电解电流密度为4000-6000A/㎡。
进一步地,所述整平剂采用胶原蛋白或聚乙烯亚胺。
进一步地,所述硫脲类化合物采用硫脲或1,2-亚乙基硫脲。
进一步地,所述光亮剂包含聚二硫二丙磺酸钠或3-巯基-1-丙烷磺酸钠或聚二硫二乙烷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包含羟乙基纤维素2~10ppm,整平剂3~10ppm,聚二硫二丙磺酸钠或3-巯基-1-丙烷磺酸钠或聚二硫二乙烷磺酸钠1~4ppm,硫脲或1,2-亚乙基硫脲1~5ppm,氯离子10~40ppm。
进一步地,所述氯离子采用盐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具体为将加入添加剂的电解液经过0.45μm的过滤,得到高纯度电解液,然后将高纯度电解液按30-50m³/h.台的流量输送至电解槽中,在4000-6000A/㎡条件下进行电解生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电解生成的铜箔采用电解液酸洗、纯水冲洗和烘干工序,得到表面洁净度高的铜箔;在生箔机上安装带有微电镀的防氧化处理槽,将表面洁净度高的铜箔经过防氧化处理,防氧化采用化学镀或化学微电镀的工艺,处理后再采用风干工序,得到干燥的防氧化铜箔;经防氧化及干燥处理后的铜箔,由分切机进行裁剪分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生产的6~10μm规格的电解铜箔其抗拉强度≥500MPa,延伸率≥5%,毛面粗糙度Rz≤2.0μm,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锂电铜箔的抗拉强度提高了一大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基石墨烯导热散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属模板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