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油菌剂及应用该菌剂的污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1665.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0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言红红;郑言;言文炫;郑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02F3/34;C02F1/40;C02F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12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菌剂 应用 污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油菌剂及应用该菌剂的污泥处理技术,涉及活性污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组分:芽孢杆菌属16‑20%、酵母菌属14‑18%、微球菌属12‑16%、生物增效载体20‑24%、营养剂26‑34%。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芽孢杆菌属、酵母菌属、微球菌属、营养剂和生物增效载体复合得到颗粒化污泥;S2:废水依次通过格栅、调节池、反应池和二沉池,反应池中加入步骤S1中制得的颗粒化污泥;S3:经过二沉池沉淀后的污泥回流至反应池中,沉淀后得到的废水经过检测合格后进行排放,未合格则回流至反应池中继续处理。通过加入有生物增效载体,用以负载菌剂,形成颗粒化污泥,且生物增效载体的存在可以提高颗粒化污泥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污泥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油菌剂及应用该菌剂的污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重要能源之一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石油烃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的土壤及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目前用于石油污染治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比较,生物修复法具有经济花费少、对环境影响小、遗留问题少、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修复时间较短等优点。
现有一种颗粒化污泥(HJDL)除油工艺,其以强化生化反应为核心,通过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效载体,在高效厌氧,兼氧,好氧反应器和微纳米曝气系统独特造粒功能作用下,无边界、无死角的在反应池产生具有外部好氧,中部兼氧,内部厌氧特殊结构的颗粒化污泥,给微生物构造了一个优良的生存、新陈代谢及高富集的环境,大幅提高微生物数量种群活性,从而达到提高活性污泥对废水的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
但在处理水污染时,石油等油类污染物由于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其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而加入的颗粒化污泥一般都会悬浮在污水中或沉积在水底,只有一部分的颗粒化污泥会漂浮在水面上处理石油等油类污染物,从而造成颗粒化污泥的利用率低下,导致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油菌剂,提高颗粒化污泥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除油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芽孢杆菌属16-20%、酵母菌属14-18%、微球菌属12-16%、生物增效载体20-24%、营养剂26-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芽孢杆菌属、酵母菌属和微球菌属皆是好氧或兼性厌氧的菌种,是常用的生物用除油菌剂,具有良好的油类污染物分解效力。营养剂用以提供菌种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生物增效载体用以负载菌剂,形成颗粒化污泥,且生物增效载体的存在可以提高颗粒化污泥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同时,生物增效载体还可以提高菌种的分解石油等油类污染物的效率,从而提高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增效载体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组分:膨胀石墨粉30-34%、过氧化氢6-10%、碳酸氢钠20-24%、海藻酸钠6-10%,以及余量去离子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石墨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炭素材料,其表面及内部孔结构非常发达,比表面积可达50-200m2/g,孔径基本以大孔为主,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可吸附更多的菌剂,从而提高除油菌剂的除油效果和效率。膨胀石墨具有低密度、轻质的特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提高了颗粒化污泥与油类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从而提高了颗粒化污泥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同时,膨胀石墨还可以将石油等油类污染物吸附在其体内,提高了颗粒化污泥与油类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从而提高了颗粒化污泥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污水的除油效果和效率。且膨胀石墨还可以在抽滤负压的作用下,所吸附在其内的石油可以被挤压出来,从而便于石油的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