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系统及判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1866.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巨利;邵杰峰;陈锦丰;陈雄;许康勇;苏德杰;崔俊华;唐裕荣;黄杰;张恒珍;陈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巨利 |
主分类号: | F22B37/42 | 分类号: | F22B37/42;F22B37/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泽锋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释 蒸汽 发生器 判定 装置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系统及判定方法。本申请所述的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包括:空腔容器、工艺水管、冷却水上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空腔容器内形成有密封的内腔;所述冷却水上水管与所述空腔容器底部连接并与所述空腔容器内腔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空腔容器顶部连接并与所述空腔容器内腔连通;所述工艺水管包括进水段、盘管段以及排水段,所述盘管段设置在所述空腔容器内腔内,且所述盘管段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段连接;所述进水段和所述排水段分别贯穿所述空腔容器。本申请所述的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系统及判定方法具有方便判断发生器内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生器内漏判定领域,特别是涉及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系统及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稀释蒸汽发生器采用急冷油与工艺水进行换热,急冷油的压力和温度分别高于工艺水,通过急冷油对工艺水加热,发生稀释蒸汽。
由于急冷油压力比工艺水压力高,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制造、安装、腐蚀等因素出现急冷油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问题,大量急冷油窜入工艺水中,1、导致稀释蒸汽带油,给装置安全生产带来隐患;2、换热效果差,外补蒸汽增加,装置能耗增大;3、排油过程中急冷油凝固,不易消除,污染环境。现有技术的稀释蒸汽发生器的内漏判断,一方面通过产品质量间接判断,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实际运行情况间接判断。不管哪种方式,都是通过间接判断的方式,不够直观,而且具有较长的延时,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系统及判定方法,其具有方便且快速判断发生器内漏的优点。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包括空腔容器、工艺水管、冷却水上水管以及排水管;
所述空腔容器内形成有密封的内腔;
所述冷却水上水管与所述空腔容器底部连接并与所述空腔容器内腔连通,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空腔容器顶部连接并与所述空腔容器内腔连通;
所述工艺水管包括进水段、盘管段以及排水段,所述盘管段设置在所述空腔容器内腔内,且所述盘管段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段连接;所述进水段和所述排水段分别贯穿所述空腔容器。
本申请所述的稀释蒸汽发生器内漏判定装置,通过对稀释蒸汽发生器的工艺水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使得工艺水中的各种组分能够快速分离,再通过检测或者人的感官去感受冷却后的工艺水的情况,进而能够较快较好地判断出稀释蒸汽发生器是否有内漏产生。并且,设置盘管段使得工艺水与冷却水充分换热,换热面积大,从而使得工艺水能够充分被冷却;再有,设置盘管减缓了工艺水在盘管内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工艺水在盘管内的停留时间长,与冷却水的换热更充分。从而保证了工艺水的充分冷却,一旦稀释蒸汽发生器内部发生内漏,就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工艺水冷却后的情况,从而快速判断出稀释蒸汽发生器是否能楼。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水管还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进水段连通,并形成三通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包括观水器,该观水器包括外壳和玻璃板,两块所述玻璃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侧,以观测外壳内的水体情况;
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排水段上,并且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排水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透明的蓄水桶、光源以及接收屏,所述蓄水桶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并与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光源和所述接收屏分别设置在所述蓄水桶的两侧,所述光源的光能够透过蓄水桶后照射到所述接收屏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容器包括盖子和筒体,所述盖子盖在所述筒体顶部开口并且紧固连接,以形成所述空腔容器的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巨利,未经黄巨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8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